听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大名已久,我却未曾拜读。
而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书评,我却看过不少。他们的书评无不给这本书高度的赞誉,尤其对于主人公斯里特克兰徳追求艺术创造的行为予以至高无上的崇敬。他们的书评写得激情澎湃而鼓舞人心,更有甚者,说看完这本书甚至有想辞职去追求理想的冲动。在如此夸大其词的宣传下,好奇心促使我带着满腔的期待打开了《月亮和六便士》。
书的开篇是大量的心理刻画,就是那种十九世纪英式现实主义的小说模式。我耐着性子看完书的前五章,主人公斯里特克兰徳还没有出现,作者一直以“我”的角度在交代他写此书的缘由,以及他的交际生活。我以为,作者作如此冗长的前期铺垫,怕是要在后面放大招的,这让我更加迫切期待主人公斯里特克兰徳出现后的故事发展进度。
现实往往如此与期望背道而驰,从第五章“我”认识斯里特克兰徳、到第二十二章“我”受斯里特克兰徳太太所托到巴黎寻找斯里特克兰徳这段篇幅中,我并没感受到书评中所吹嘘的东西:理想在泥泞上方招手的蠢蠢欲动。
为什么?我开始结合那些书评的内容思考我自己对《月亮和六便士》的打开方式,难道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想了一下,我终于找到原因:
一 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讲述故事
书中的“我”是一名作家,而不是主人公,他只是通过别人道听途说得知斯里特克兰徳的故事,所以他并不清楚,位于中产阶级的斯里特克兰徳是如何决定投身绘画世界,也不清楚他抛家舍业有没有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单靠一句“我必须要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我们读者是很难去了解斯里特克兰徳的对画画梦想的偏执。
作者对于斯里特克兰徳到达法国巴黎后的描写也平平无奇,“他满身寒酸地住在一家破烂的公寓里,但是却精神抖擞”,这样的故事发展是让我最为失望的。一个人追随自己的内心踏上追梦之路,理想触手可及,内心是何等的激动和幸福?但因为是旁观者的角度,书中都没有提及,所以我没有那种因看这个故事而放下自我焦灼的、心灵得到解放的感受。
这大概就如小马过河的故事所言,河水是深是浅,自己过去才知道。
二 这是一个悲剧
一开始,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主人公斯里特克兰徳中年追梦、最终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的故事是励志感人的。看到结局,才恍然大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斯里特克兰徳从离开英国到法国追逐梦想的那一天开始,一直过着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的日子,病了也没钱看医生,生活糟糕得堪比流浪汉,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实现梦想、未来可期的欣欣向荣。
斯里特克兰徳在塔希堤定居之后,一切开始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他有个土著老婆照顾他起居饮食,还生了孩子,他也拥有了一个像样的画室,艺术创造开始步入正轨。
但好景不长,命运之手又把他蹂躏在生命的谷底:患上麻风病,遭受周围人的欺负,最后又失明了。要一名画家失明,这真让人百爪挠心啊!
三 毛姆傲慢又冷淡的写作手法
毛姆是生在20世纪的人,看他的写书风格却很像19世纪英式小说,跟写“我有个朋友式”小说写得很好的莫泊桑有点接近,故事情节不会太曲折波澜,更加没有色彩斑斓的表现手法,像一个英国传统女人牵强又不失礼貌的浅笑。
以前看过很多作家的书,或三毛,或张爱玲,甚至是琼瑶,她们会把自己的爱恨情仇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容易感染读者。
相反,毛姆却很克制,他不会在书中表现出自己很强烈的情感:
对于斯里特克兰徳这样高风亮节的艺术家,他没有表达出过度的偏爱或者是钦佩;对于斯里特克兰徳太太这样娇柔做作的小妇人,他也没有表现出极度鄙夷;甚至对于斯里特克兰徳太太娘家人趋炎附势的作风也没有表现出过分的嘲讽。
毛姆的书,如潺潺流水,戏剧性不强,读者很难体会到“满地是六便士,他却看到月亮”的情怀。同时,亦因为没有情怀,所以更加不会产生那种“想撇下当下生活去追求理想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