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孩子行为不当时,家长往往意识不到是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了那样的行为。在纠正他们的行为之前,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
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一书中,作者海姆·吉诺特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在沟通中,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每日一拆】第一章 交流密码:父母与孩子的对话
R:原文
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另外还要有技巧,需要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
如果父母能够学会倾听在他们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父母不要只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是要关注他们心烦意乱的情绪,帮助他们应付难题。只有当孩子的心情平静时,他们才能正确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举动。
I:复述
当孩子表现出不能被父母接受的行为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采取必要的手段,禁止其行为,而忽略了孩子不良行为背后强烈的情绪。
而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绪之中时,他根本听不进父母的建议,也不愿调整自己的行为。
结果便出现了无法沟通的状态,父母认为孩子不可救药,孩子认为父母不可理喻,最终双方的愿望均无法达成。长此以往,孩子甚至会放弃与父母在情感情绪层面的沟通,结果变成了无法相交的平行线。
特别是我们的文化非常注重是非对错,很难抛掉对此的判断,直接进入敞开心扉,直抒胸臆的感受交流层面。
因此,作者在此提出的这个沟通技巧非常有价值。它让父母能够关注问题产生时,孩子内心的感受和翻涌的情绪,并对之保有接纳和共情的态度,等孩子从情绪的浪涛中平静下来之后,再进行行为上的校正。
A1:我的经验
说说简单,要做到却并不容易。我们内在的反应机制已经被固化,让我们对问题特别敏感,而对对方的情绪却缺乏感受。甚至有时想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却发现很难对情绪进行准确的命名,说出来的还是一堆干巴巴的大道理。
父母对于自己的内在情绪也往往是缺乏感知的,甚至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去感受。比如,当孩子受伤时,我心里明明很心疼,感受到的却是一股愤怒,有意无意地会去责怪孩子,怪他不小心,惹出麻烦。静下心来,仔细感受,会发现当时我很无助,也很内疚,一方面不愿接受眼前的失控状况,另一方面暗暗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让他受伤。而这些复杂的情绪没有梳理清楚的时候,便化为了对孩子如此不小心的愤怒。
A2:要做些什么
事情发生之后,放下那些对孩子的行为自动生成的评判,先去关注孩子情绪,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试着站到孩子的立场上,给予共情和回应。
开始时,会感觉很生涩,不自然,慢慢地就能越来越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