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篇章,特别是陶先生创作了一首《小先生歌》,这让我思考良多。
陶先生在这几篇文章中提到了几个重要的教育理论:1、教者、学者既是朋友,便须平等相待,以至诚相见;2、艺友制之根本方法为教学做合一,共教、共学、共做方为真正的艺友制;3、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4、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5、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6、所有教学指导必须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引导人思想的力量、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
陶先生在这几章节中提到的教育理论我们现在细细品来,真的是回味无穷,即使把他的教育理论放在现在,依然是我们教育者学习践行的榜样。
当我们老师过度关注我们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时候,当孩子们对我们的质疑被当成是挑衅的时候,当我们从上往下的角度给孩子制定各种学习标准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并没有真正的发生,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是因为我们严格才去被动学习的,这对于大部分孩子们来说并没有对学习产生热爱,我想我们没有把孩子们当成朋友,我们没有和他们平等坦诚相待,我们的关系和场域是紧张的,这样的教学我们和孩子们都很劳累。所以想要教学真正地发生,我们老师必须要改变原有陈旧的教学思想,那就是把孩子们当成朋友,我们不仅仅在教授他们知识,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从他们身上也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教一起学一起做,我想这样真实发生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对于陶先生说的到的过什么生活用什么样的书,我深表赞同。我们所有的教科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设计的,而是为了让我们从中学习到知识提升我们的生命境界并且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的,我们作为老师必须把这一教育理念更新过来。我们家长和老师常常紧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放,这样的压力下孩子只会对学习对知识越来越厌烦,最终适得其反。这一种只被动接受知识,不动脑思考不动手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所有人都不喜欢的,但是却是我们一直在使用的。
陶先生特别创作了一首《小先生歌》,真的让我思考起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我们的目的是立德树人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我们的理想很丰满,但是我们的行为却一直在摧残着孩子,我们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让他们考个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我们就认为功德圆满了,殊不知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很少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呢?所以教育改革应该从我们老师开始的,我们一定要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孩子终身全面发展上,不仅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的道德素养、心理健康、身体素养、体育锻炼、劳动能力上来,我相信只要孩子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即使他们在学习这条路上走不下去,他们的一生也必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