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看到自己的问题前人已经阐述;品读当下,不在人云亦云中迷失。《把时间当作朋友》是李笑来老师集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验,从当下出发,写给还在迷失的你我的一本良心之作。经典或许有用,但是你我未必能静心翻阅,笑来老师的文字,正好是你我熟知的现代语文。用我们熟悉的语言,打破思维惯性。
困境
压力太大了,脑子里的一团麻和心里的火烧,急救法子迫在眉睫,于此同时,“自相矛盾、自我欺骗、孤注一掷、痴心妄想”这些心思和解救办法,一分钟内在脑子里不停出现,否定,出现,否定。治本的方法也是有的,但是“我没有时间啦!”。这些愈加临近的压力,只会迫使我们潦草完事或者逃之夭夭。笑来老师发现了我们的困境:
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任何任务都是最好或必须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之前完成,即,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而且,只要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否已经开始执行,最后期限就在不断迫近,因为时间永不停歇。
时间:客观存在,不会服从任何人的管理,只会自顾自地流逝。
人:主观能动性,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在时间的一分一秒中,积累。
通过学会正确的思考,明白自己为人的根本,真正成人,从而不断积累,去做完成事情。
醒悟
...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Viktor Emil Frankl
遇到事情时,人的应对方式,即反应了人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Frankl的伟大就是他可以在遇到不幸时,选择积极对待不幸。遇到的事情,处理事情的结果不由我们决定,但是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态度是由自己决定,不埋怨自己的遭遇,不苛求完美的结果,将自己能够把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对自己的交代。
你是否认识到自己的大脑是由自己控制的?
我们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
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
心智=智商?No.
当他人问你这个问题时,你通过思考可以肯定的回答,两者不一样。但是,在正常的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听到或者自认为心智同智商划等号。
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笑来老师在解释心智的问题时,解答了一个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问题,骗子。
骗子想要成功行骗,必须把想让别人相信的谎言掺到大量的真理之中,鬼话连篇是骗不了人的。
心智开启,方可尽量少受骗。我想如果你的段位低,骗子还是会在某一次成功的。好在一旦心智开启(“开窍”、“顿悟”、“打破旧的格式塔,重建新的格式塔”),好在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
心智开启的另一种表现是持续学习。下面这三句话太过频繁地听到:
“我没学也没什么。”
“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
“现在学也来不及了。”
可以把上面的三句话看成一个人落后的原因。一开始学习某件事情的好处没有显现,所以自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当自己遇到一件难事,就假想曾经学过就可以迎刃而解,当别人已经从学习中获益,自认为一切已经来不及。所以从来没有开始“学习”这件事。
而学习的人呢?
他从来不问用途,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项技能的用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同样地策略-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
技不压身的道理。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我当年应该。。。但是人生已经过半,如何重来多年前的人生?如果你一直看不穿,心智未开,你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就不要妄想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了。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一直被外在的力量推着前行,没有了主心力量。
小结:
7月刚刚读完一本《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书里多次提到了Frankl和他的理论,书中的核心观点同这本书中的某些相关,所以读来不吃力,比较能够理解。但是笑来老师提到的例子,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就把这些理论具体化了,切身体会就更深了。
之前阅读How To Read a Book,在读书的认知上有了颠覆性的认识,而在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和《谈写作》之后,就明白中国人的一些读书问题了。
结合这两次阅读体验,认识到了两点:
1. 主题阅读。在同一个问题上,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立场上的理解,是会有出入的。主题阅读的阅读体验会延伸我的认知,批判思考不再是理论知识,而是在阅读中的切身体会。
2. 作家的语文能力高低立现。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好书,不好的书都要读。不仅要读书,还要自己写笔记,从而能够看出高低。能够以谦逊的心态,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