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我学生时代的梦魇!初中时的非优势学科到了高中已经非常吃力,高中数学留下的印象只有密密麻麻改不完的错题和上课时自己那双强撑的睡眼惺忪的眼睛。我记得很清楚高考时满分150我只考了96分,而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是110分以上,也因此我与一本学校失之交臂,所以,数学学的好的人在我看来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似乎他们不用费力就可以扶摇直上,而我再努力还是原地踏步,那时候的我固执地认为,数学成绩的好坏和智力、逻辑思维、反应速度有直接关系。《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三观,原来数学学习能力父母是从小可以引导的,而不是只等着靠天收!这也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不能再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了。
以下分享我感触比较大的五点: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不只存在于试卷
前几天听说,小学生期末考试出了个题大概就是问地铁口到安检口多远,让学生填长度单位,没想到居然得分率很低,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具象的事物对认知过程的意义总是大于对抽象词汇的理解。孙老师家里有秆称,尺子,温度计…这让他对各种丈量中乐此不彼,对温度,重量,速度和长度等都有了具象的概念,他认为这完全吻合儿童认知过程,通过不断实验、体验、参与,这种触觉模式其实就是人学习新东西的第一个基本模式。
二、应用题的关键难点在数学词汇的理解和认知
目前的学校教育中,老师完全没有时间来摆出具象的铁丝,也没意识培养孩子自己去形成一个概念,而往往是先灌输给一个孩子肯定的词汇,然后再给这个词汇许多解释和说明,看哪些孩子能自己悟来,就代表他们懂了。但正常的儿童认知发展次序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孩子强迫自己记住老师要求的操作模式而心里并不真正懂,再通过大量类似题目的训练养成本能,日久天长,孩子的认知理解层面就与操作层面脱节了,失去了思考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而变成了机械操作的机器。
数学能力的基石正是掌握词汇, 但必须让孩子经历具体的操作过程,然后自己去体悟,这才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正确方法。
三、小学数学题五类常见错误P142
1.粗心。有的粗心其实不必在意,最好的验证方法是看看此类型的其他题都会不会,没必要纠缠于此,因为凡事细心的孩子创造能力也比较薄弱。
2.步骤跳跃。妈妈可以要求孩子在纸上把每一个步骤都写下来,通过细致步骤来促成大脑建立清晰明确的过程,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注意不能要求速度。
3.规则模糊。规则是数学的一块重要基石,先乘除后加减就是一个高级的规则,是对规则的一个规则。
4.题意偏差。在小学四、五、六年级的错误比率中题意理解偏差高达35%。这个阶段,教材中会出现一些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词汇,而数学老师又没有特别关注孩子对题目中词汇的理解,猜对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猜对的,猜错了老师也不给解释,直接给了正确答案抄完就算了。
5.概念曲解。这类错误属于一定要格外重视的,连续3个月的概念不清,将带来继续学习的重重障得。必须引导孩子把做题的思路、思考的过程都说出来。妈在听的过程中不要急于纠正,而应不断地询问,让孩子讲给你听。那些自己领悟出来的概念,孩子通常不会忘,老师和妈妈讲的都不如孩子自己领悟对大脑的深刻刺激。
四、纠错有妙招
1. 儿童心理学了解到,孩子的本性越淳朴,就越不喜欢重复性的动作,你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不就是重复性的工作吗?如果你换一个方法让孩子去做,那么主动性和被动性就发生变化了。比如作者妈妈不直接指出错题,而是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作者一看怎么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不同,学习的兴趣就这样被调动了起来。
2. 去找原题中的术语,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一遍。讲的过程中,孩子自己的思维被语言理了一遍,这种梳理,能够调整孩子自己的思路,也能够让大人听到孩子的障碍所在。这就是在面对不会做的题目时,找到的学习机会。有些学生貌似会一个题目,实际上是照猫画虎,掩盖了头脑中没有理解、没有明白的本质。这种情况得到的结果就是,貌似会题的学生遭遇变形多一点的题目时,寸步难行。而不会做题的学生,通过反复思考,彻底懂了,遇到复杂一点的,照样会做错。
五、满分的学生没有未来。
做对不代表懂了,验证的唯一方式就是观察和询问。小学阶段总能够考一百分的孩子,多数依靠的是记忆力,包括对规则的记忆,对概念的死记硬背,而不是灵活理解,孙老师小时候即使考了满分,妈妈也会问做题用了多少时间,哪道题时间最长,哪道题最没有把握,考后哪道题同学议论地最多。
自家孩子数学能力的培养,我打算先从具象的事物开始,让他从触觉学习出发,感知什么叫重量,长度,温度和容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课堂中学到这些概念的时候不会陌生,也不会觉得抽象难理解。我坚信这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