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实验,对奖励与动物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所谓“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强化动物的自发互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科学家在这个实验中发现,要想让奖励见效,有两个窍门。
1.加入随机性
研究人员在实验箱中放入饥饿的老鼠,而实验箱中有一个横杆,只要按下横杆,老鼠就可以获得食物。一开始,老鼠并不知道横杆和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就是要观察它们按下横杆获得食物的学习过程。并且在“按下横杆”和“获得食物”的关系中,进行了各种设定。
A.按横杆一定次数后,肯定会出现食物
例如,按10次横杆,就可以出现食物。
B.按下横杆,随机出现食物
例如,有可能按2次就出现食物,也可能按40次才出现食物。
C.间隔一定时间后,按下横杆出现食物
例如,30秒后按横杆才会出现食物,这30秒之内,不管怎么按橫杆,也不会出现食物。
D.间隔随机的时间后,按下横杆出现食物,每次间隔的时间不确定
例如,这次间隔2秒,下次可能间隔5秒。
那么,在上述四种设定中,您猜哪种更能刺激老鼠按橫杆呢?
正确答案是B,是不是有点出乎您的意料?
A和C属于固定频率的设定,老鼠得到食物后,一般会休息一定时间。
而B和D的设定中存在随机性,老鼠在获得食物后,不会休息,而是继续按横杆。而且,按下横杆不再出现食物之后,老鼠依然难以停下来,还会不停地按横杆。
2.让孩子给自己设定奖励
可能有家长会感觉我的方法有些别扭,就好像“在用奖励作为诱饵控制孩子”一样。实际上,“报酬志向”是最外在的动机,外部施加的迹象比较明显。不过,刺激报酬志向,只是激发孩子内在动机的一个入口而已。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用奖励作为诱饵控制孩子”的感觉。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设定奖励”。我们常能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我要是减肥成功了,就给自己买这套衣服当作奖励。”其实我也会这么做,我告诉自己,如果今年实现了工作上的目标,就可以拿出一笔钱投入我的业余爱好——模型。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奖励,就给人一种“自律性强”的印象。
想奖励孩子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选择奖品吧,不过一开始,我们还是先设置一个选择范围比较好。因为一开始就放手让孩子任意设置奖品的话,他们很可能为自己设置一些阻碍目标实现的奖励,最终起不到好效果。
我们可以教孩子自己设定奖励的方法,比如:
“做什么事情、到什么时候、完成到什么程度?”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自己有80%的把握能够完成的目标,是比较合适的目标。
奖品的设定,除了不能阻碍继续实现目标,可以通过对比的形式进行设定,比如“这个和那个,该选哪个呢”“也可以选择和这个价格相同的其他奖品”。
除了奖励,惩罚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设定。
总结
奖励要加入随机性才能让人欲罢不能。让孩子自己设定奖励,培养他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