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92,公孙丑章句上9-3》
今天是丙申年戊戌月己巳日,九月十四,2016年10月14日星期五。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一,伯夷、柳下惠,都是圣人,为什么孟子说君子不要效仿他们呢?
孟子的道理不在圣与不圣,而在圣之分量。
伯夷固然高洁,其清固然可贵,但是界线太严,崖岸太峻,就连衣冠不整这样的小节也得不到他的包容,度量不够,失于狭窄,所以不能学他;
柳下惠呢,固然和气,其和固然可贵,但是界线不清,不修棱角,就是赤身祼体这样的无礼也都不计较,一点都没有整肃威仪、举止端方的要求,这也是不妥的,失于不恭,所以也不能学。
显然,狭隘和不恭,不是通往君子的大道。那么,又该如何解释"圣人,却不应该学"这样一个矛盾呢?伯夷和柳下惠是圣人,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里达到了极致。同时,这种极致中存在着偏向,而这种偏向之所以并未妨碍他们成为一名圣人,那是因为,这种偏向在他们个人化的人格中得到平衡和消解。所以,他们的极致印有强烈的个人专属的特性。
这是我们一边欣赏和感知其圣人的品格,却又不宜效仿的道理所在。
二,为何伯夷、柳下惠做得,我却学不得呢?
不要说我等凡夫俗子学不得,就是孟子也不够学的功力,他是这样说的:"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说,他们都是过去的圣人,我没有他们那样的德行,(所以我不能学他们)。
圣人们的德行指什么呢?指的是他们"不思而得,不勉而行,从容中道"。
也就是说,别看伯夷和柳下惠各有所偏,但都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也即是圣人的共性:意诚心正,自我调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说,没有这个金刚钻就不能揽圣人这个瓷器活儿,孟子这个级别的顶级高人也自动退避三舍,远远欣赏,绝不模仿。所以说,伯夷、柳下惠是我们欣赏的对象,不是效仿的对象,这就是孟子告诉我们的"君子不由也"的道理。
三,要做君子,学谁呢?
孟子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孔子为何可以学、应该学、能够学呢?因为孔子的中道,是大中至正。什么意思呢?难道说,中道也分为两种,一种为大中至正的中道,另一种为非大中至正的中道吗?对。既使到了从容中道的境界,也有篱笆与万仞宫墙的差异。
首先,孔子的做法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这是在描述孔子的行为特点。孔子的用舍行藏,出处久速,《论语》里面讲得非常详细,从中我们看到孔子的作为,其背后指导它们的思想境界非常广大,孔子没有那么多"原则",从来都是恽然无迹,没有意必固我的东西缠身。这是我们应该学的。
其次,从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他"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方面,我们说他是"生而知之,安而行知"的圣人,而他的一生又恰恰是"学而不厌,教而不倦"的一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一番人生大道是如何行的,亲切平易地在那儿了。下学上达,学以致圣的道路,清楚明白地指给我们。这是说,孔子是能够学的。
最后,颜渊说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焉,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感叹道:"对于师父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师父善于一步一步引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大道似乎卓然在前,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最后一步的"末由也已"是说,最后一步不是靠教学能得,必须要靠自己一生的知行合一才能领会。这是说孔子是可以学的。
同样是圣人,所为都是对的,行的都是中道。不同在哪儿呢?修养不同,滋养不同。
趋向贵正,立志贵高。这是孟子教给我们正确寻找榜样的道理。
谢谢孟子老师!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