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事交流育儿心得。我反复强调,比起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帮孩子找到自信,并且鼓励他由自信延伸到尝试生活的方方面面。
说着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我也经历了近十年的摸索和实践,才找到了和孩子和谐相处的方式。
今天晚上陪润老二在肯德基吃饭,隔壁桌初三娃娘和娃的对话,让我不禁掐指一算,现在才初三开始,娃娘已经把前前后后考学的诸多事项嘱咐给孩子了,并且鼓励她考过多少分,上什么样的学校。
当娃表示出不自信时,妈妈肯定地说,管他呢,向前冲就是了……
而我在涵老大初三开始的时候做什么了呢?还在加班呢。不眠不休地加班,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但现在想来,正好因为我加班,才减少了可能发生的冲突。我们彼此互不干扰,互相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才有了现在的和平相处。
再说两周来俩娃的变化,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首先涵老大只经历了一次情绪波动,就步入了正轨。心态发生了360度大转弯,有时我都恍惚得不敢认她了。
她似乎触到了同类型学校的天花板,并且和学霸们共处一室,也并没有垫底,不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是如此。
她经常会说,大家都写不完作业,大家都不会,大家也都玩手机之类的话。
当这些别人家的孩子被拉下神坛,回归了普通模样,涵老大亲自观察并发现,她们并与她无两样。大家都很普通,也都会犯错,甚至还会在来不及的时候互相抄作业。
问她数学多少分,她开始叙述最高分两个,次高分三个,她是第三梯队,但好在还有第四梯队垫底。
我不得不肯定她的想法,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这样比较才能让她安心在北京待下去。或者说,这就是生存之道——不用事事和强者对比,那样只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她俨然适应了适者生存的环境,而且乐在其中。昨晚十点多打电话,她竟然在空荡荡的操场上打篮球。独享校园的感觉很爽快吧,或许还有一点点沾沾自喜吧。
今天,我们互相发了一天的微信。我看到了她和她老师发给我的若干张画作。
老师对她很肯定,说她很努力。我啊,真的很感谢,感谢所有老师的看见和爱戴。她并没有评价孩子,而是看到她在努力。这一点上看,我就非常敬佩老师了。
昨天写了么,教育是望远镜,绝不能用当下的水平预估未来,人是动态发展的,只要孩子努力,相信她有自己的选择和去处。
再说说润老二。前几天悠悠告诉我语文和班级学霸并列第一。但另一个学霸才80多分,为什么呢?他想不明白。
那有啥想不明白的,我说,所有事都是渐进的、动态发展的。我表扬他预习和复习做的好,让自己的成绩从开学来就非常肯定。
而且我一直在持续表扬他的字发生了变化,越写越好。我是由衷表扬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哪怕进步一点点都是好的。
我能感受到,俩娃的自信在一点点萌发且持久。
我们珍惜孩子们每一次的努力和进步,我们不会把过多的目光放在孩子的短板上,而是用平静的心态,看见孩子真实的模样。
真的希望孩子们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会成为他们永远地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