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看李雪的这本《当我遇见一个人》。
大致浏览下,全书共有五个部分:
01,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
这部分主要提出的观点是:母婴关系的影响会伴随我们一生,认识它,我们便有自由去改写自己和孩子的命运。
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孩子如果过早学会独立并进行自我安抚,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是孤独灰暗的。
曾经有所谓的育儿专家提倡父母要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但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会发现,这种方法破坏了母子的亲密关系,孩子变得焦躁,妈妈变得也很有挫败感。
所以父母可以放心全盘满足孩子的需求及依赖,孩子越小,越要满足孩子。
02,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不打扰,是一种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节律的大智慧。父母不用惯性思维框住孩子,孩子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体验属于他的无限可能。
若父母用自己的全部认知去教育孩子,最好的情况,孩子也不会超过父母;若父母对孩子的灵魂心怀敬畏,只是给予关注、陪伴,而不打扰,孩子自然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奇迹。
03,关系,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多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却无话可说。
语言是奇妙的东西,父母的回应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选择,更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
“我心里有你,口头的沟通就不必了”,这是以爱为名的借口。
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
04,内在, 会痛的不是爱
轮回有巨大的推动力,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会把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无论我们在意识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潜意识却是在制造相同的陷阱。
有的父母持承“爱和自由”的理念,却经常遭到周围人的攻击,因为人类的潜意识是这样运作的:“我小时候受的苦,你也要再受一遍。”所以,没有觉知的人看不得享受爱和自由的孩子,那样会触发他们旧有的创伤。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05,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被成功学裹挟着长大的孩子,他的人生不一定能轻松丰盛。破除潜意识中的限制性信念,未来的发展才不会受制约。
童年的匮乏感会影响孩子一生,要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不要向孩子倒苦水“养家多么不容易”,请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孩子将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请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