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9阮建清每日总结#
6/21【10/88】
今天看了《枪炮、病菌与钢铁: 人类社会的命运》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是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组终极原因。
第 四 章 农民的力量(农业种植而不是狩猎采集,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根源)
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靠采集狩猎来获得食物,只是在过去的11000年里,人类才开始转向粮食生产。
有的民族从来没学会过粮食生产(如澳大利亚的土著);有的是自己独立发展出的粮食生产(如中国),有的则是靠其他地方传播而来(如古埃及)。在不同大陆的民族能否或者什么时候变成农民和牧民方面的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命运。
从植物驯化和动物驯化的价值两方面看。
植物驯化后,能获得更多食物,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人数多有极大优势,人海战术哈)
相比较于采集狩猎方式,农业的兴起导致了定居的生活方式,这使得孩子不成为机动生活的累赘。动物驯化后,提供食物,提供肥料,提供畜力。(关于农业,想到荒川弘的《银之匙》)
动植物驯化的价值还包括:农作物和家畜的天然纤维可以用来做衣物和生产工具。大多数植物驯化中心不仅生产粮食,也培育纤维作物(棉,麻,亚麻)。驯养的动物也可以生产动物纤维(绵羊,山羊,美洲鸵,羊驼,蚕),动物的骨头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如骨针),皮用来制革。动物驯化也使得大量货物的洲际运输成为可能(如军事远征)。
在军事上,尽管还没有发明出马鞍和马镫,马早在6000年前就可能成为了重要的军事要素,而4000年前左右发明出的马拉战车又一次改变了战争。
动物驯化的最后一个影响是出现了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这类源自动物而后专属人类的病菌。
第 五 章 历史上的穷与富(粮食生产开始时的地理和发展差异)
生态条件十分适宜的地区在现代以前一直没能出现粮食生产,而在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富足的农牧中心(如加州,阿根廷草原,澳洲西南部和东南部,南非好望角),相反,很多粮食生产的发源地在今天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退化(如伊拉克、伊朗、中国的部分地区、墨西哥、安第斯山脉、非洲的萨赫勒地带)。
作者一连发出了许多疑问(为什么粮食生产首先在看似相当贫瘠的土地上形成,后来才在今天最肥沃的农田和牧场发展起来?等)所有问题都涉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的穷与富。
寻找答案先要确定粮食生产的发源地及其出现的时间,以及某一特定动植物最早得到驯化的时间和地点。
根据碳-14年代测定法、加速质谱分析法、地图标注法等方法得出5个明确的(西南亚新月沃地、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墨西哥中南部、美东部、南美)和4个待定的粮食生产发源地。
其中,西南亚新月沃地是植物驯化和动物驯化最早的明确年代的地区,时间是公元前8500年左右、公元前8000年左右。
然后又分析了某些粮食生产中心是驯化物种的独立发源地,有些则是受了外族带来的驯化物种的影响。
第 六 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粮食生产转变的原因)
接着上一章的结论,又提出疑问:为什么到公元前8500年才种田,之前为什么不种(而是采集狩猎)呢?
作者列出了四个主要因素:1、 采集狩猎族群的资源(尤其是动物资源)越来越少了;2、发展农业的好处越来越明显了;3. 对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和贮藏的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不再成为发展农业的障碍了;4、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粮食生产的关系(这点还没确定)
第 七 章 怎样识别杏仁(古代作物的无意识的发展)
这章问题:野生植物怎么被驯化的呢?
作者先告诉大家,驯化并不专属于人类,而是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植物跟动物一样,都需要把基因传递下去。在此过程种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杏仁在这里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例子。大多数的杏仁的种子里都含有一种叫amygdalin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分解时会产生氰化物(剧毒)。那人类对杏仁驯化的第一步时如何开始的呢?作者给了个很无厘头的解释,他说这棵产生了突变的无毒杏仁被人类偶然发现了……其他这种无厘头的作物包括:利马豆,西瓜,马铃薯,茄子,卷心菜。它们的祖先要么有毒,要么很苦。
三种变异并不是早期的采集者有意识选择:1、种子传播机制;2、一年生植物发芽时间的改变;3、植物繁殖方式的变化。
下面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这些植物的驯化时间存在巨大差异,也就是驯化难易的问题。公元前一万年左右,最早在新月沃地被驯化的植物具有如下优势:野生状态下产量高;生长迅速,几个月就可以收获;便于保存;自花传粉;野生祖先需要产生的变异很少。之后才是果树和坚果树,而橡树至今也没有被驯化。
日签语: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