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诺余生
经常看到网上说,一个人一年读几百本书,有时候我就想,这书该有多薄?或者说读者的眼睛该有多牛,才能读到几百本书?若是动则百万字以上的网络小书,那该有多快的速度?
不是自己不相信,其实,如果按照泛读的标准,我个人一年也能读到上百本书,但是这书读完和没有读并无多大的区别。
我不反对选择精要阅读,即所说的提纲目录读法,但是这样就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只能算作是信息收集。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若是写论文,这种方式必不可少,但是不应该说是读书,而是在扫描收集信息。虽然也是读书的一种,但工作性质很强,符合很多办公室人员的需要。
而我说的读书,是那种能够吸引人,让人不自觉一个字一个字去斟酌的读书。虽然这样的书大多都是经典,但未尝不是读书的乐趣。
在这信息爆炸的年代,有人喜欢浏览资讯,有人喜欢看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者书籍,还有的人就喜欢抱着手机或者大部头一点一点的去品鉴,不得不说,一个人一年读几百本书也是很正常的,只是这些书可能没有读完或者没有读仔细便算做一本了。
现在网络小说的“爽文”就跟某国大片一样,爽完了也就完了,到底留下多少值得人思考的东西很少。但不能说它没有价值,从那稿酬或票房就能看得出来。
但真正的经典书籍或者电影,都是经过时间沉淀和检验的,比如说世界名著,或者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再比如这个年代的电影,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据说当初票房并不佳,但是等到能够看懂的时候,它便是经典了。
盘点我今年的状况,一年什么事都没有干,也只读了二十本书左右,而且有些书跟嚼木头差不多,但等将它嚼完了后,也能开拓自己的视野。一度无聊到去读孩子的绘画读本,比如说《海蒂》《老人与海》《小王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其实真正去读的时候,才能找到小时候读书的那种乐趣。
读书,我一直觉得,就应该读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能吸引自己的,若没有,除非工作必要,甚至可以不去读书。至于,一年上百本书,那不应该属于自己。
面对浩瀚的书海,在有限的生命里,贪多嚼不烂,那还不如选本好书细细的去品,总能品出它的味道来,即便什么味道都没有,至少让自己身心愉悦过。
所以,明年开始,读书没有计划,一本也好,一百本也罢,只要自己喜欢的,自己就去读,要多看经典,多看别人点赞的书籍,多看被社会认可的书籍。所有读书的前提是必须树立读书的自觉性,也只有如此,才能让输入成为一个人成长的行为自觉。
那么,读书后的输出便自然而然成为了成长的后续,去检验,去反思,去实践。在这样的一个闭合中,或许这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读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