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述那条“粉色入侵警报”的朋友圈,像一颗深水炸弹,把海大匿名论坛炸得翻了天。一连几天,走在校园里,我都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带着探究和八卦意味的视线,以及压低声音的窃窃私语——“看!就是她!草莓牛奶!”“顾阎王真的给她买小熊饼干?”“韩教授亲证!粉色入侵!”
社死已成常态,我反而生出一种破罐破摔的麻木。倒是顾清远,仿佛自带信息过滤屏障,依旧维持着那副“经济学圣殿永不陷落”的冰山模样,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将我钉在办公室窗边的小板凳上,校对报告、整理资料、处理各种琐碎的“教学助理”事务。只是,那个“投喂抽屉”的使用频率,似乎……稳定上升了?
今天下午,任务格外艰巨——整理顾清远历年《经济学原理》课程的经典案例汇编。他给了我一个厚重的文件夹和一个……加密的U盘。
“密码是0315。”他头也没抬,目光锁在屏幕上复杂的图表上。
0315?我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不是他抽屉密码,也是那张少年照片的日期吗?清宁最喜欢的日子……他用来设U盘密码?这串数字,对他而言,分量太重了。
我压下心头那点莫名的酸涩,坐回小桌,插入U盘。输入0315。进度条读取。屏幕上弹出一个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全是PDF和PPT文件。我点开一个名为“历年案例精选”的子文件夹,准备开始枯燥的复制粘贴归类工作。
鼠标滑动间,一个不起眼的、命名为“Archive_Log”的加密子文件夹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夹在一堆“市场失灵”、“博弈论应用”的文件夹中间,显得格格不入。Archive?日志?加密?我的好奇心像被羽毛搔了一下。
鬼使神差地,我双击点开。
果然,弹出一个密码输入框。
0315?我尝试输入。
【密码错误。】
不是这个?那会是什么?清宁的生日?或者其他纪念日?我脑子里飞快掠过之前看到的相册信息,毫无头绪。这感觉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窥探他的世界,模糊又勾人。
“林同学。”
清冷的声音突然响起,惊得我手一抖,鼠标差点飞出去!
顾清远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一步之遥的地方!雪松气息无声弥漫,带着无形的压迫感。
“进度?”他目光扫过我瞬间僵直的脊背,落在屏幕上——正好是那个密码错误的提示框!
我全身血液瞬间涌向头顶!完了!偷窥被抓现行!还是他加密的私人日志!
“教……教授!我……我不是……”我语无伦次,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树叶。
顾清远的目光在那个“Archive_Log”的文件夹名上停留了两秒。镜片后的眸光深不见底,看不出情绪。他没有立刻斥责,只是极其平静地问:“你在找什么?”
“没……没找什么!”我猛地摇头,慌乱地想把窗口关掉,“我……我就是点错了!我马上工作!”手指因为紧张而不听使唤,点了好几下才关掉那个该死的密码框。
顾清远沉默地看着我手忙脚乱。几秒钟令人窒息的安静后,他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工作期间,无关操作会显著降低效率,增加错误率。”
他顿了顿,目光落回我脸上,带着一种纯粹的、导师般的审视:“专注。”
“……是!教授!”我如蒙大赦,立刻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把注意力死死钉在面前的案例汇编上,再也不敢乱瞟一眼。只是后背那道清冷的目光,仿佛停留了很久,才无声地移开。
---
晚上,为了躲避宿舍里夏夏“饼干味道怎么样”的魔音穿脑,我抱着厚厚的《宏观经济学》课本,溜进了图书馆顶楼最偏僻的自习区。这里人少,安静,适合我这种需要“专注”避免“非理性波动”的“高风险资产”。
刚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摊开书,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刻意压低的、带着兴奋的女声:
“沈烨!这道题我真的不会!你再给我讲讲嘛!”
我抬头看去。斜对角靠墙的位置,沈烨正被两个女生围着。他穿着简单的运动卫衣,栗色短发在灯光下泛着柔光,阳光帅气的脸上带着点无奈的温和笑意,正耐心地在草稿纸上画着什么。那两个女生靠得很近,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崇拜。
哦,系草答疑时间。我收回目光,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IS-LM模型上。沈烨讲题的声音不高,但清晰温和,带着理科生特有的条理,偶尔夹杂着女生恍然大悟的轻呼和低笑。气氛融洽,阳光坦荡,纯粹得没有一丝杂质。
这才是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吧?学霸与迷妹,答疑与崇拜,干净得像初秋的晴空。不像我……搅和进一团名为“顾清远”的、复杂、冰冷又带着隐秘吸引力的迷雾里。
心里那点微妙的、连自己都不愿深究的酸涩,又悄悄冒了头。我甩甩头,强迫自己看公式。
“林同学?”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带着点不确定。
我一惊,抬头。
沈烨不知何时结束了答疑,站在我桌旁,手里还拿着刚才的草稿纸。他看着我摊开的《宏观经济学》,又看看我面前空白的笔记本,眼神带着点直男的困惑:“你……也在这儿自习?顾老师的课……还好吧?”他大概是想起了我在办公室的种种“壮举”。
“还……还行!”我赶紧合上那本一片空白的书,脸上挤出笑容,“沈同学讲完题了?”
“嗯,刚讲完。”沈烨点点头,很自然地在我对面空位坐下,把草稿纸往桌上一放,“顾老师的要求是挺高的,他给的那份经典案例汇编,我看了好几遍才捋清楚逻辑。你整理得怎么样了?”
案例汇编!那个该死的加密文件夹!
我心虚地瞥了一眼放在旁边的书包,里面就装着那个加密U盘。“还……还在整理。”我含糊道。
“需要帮忙吗?”沈烨笑容坦荡,眼神清澈,“顾老师的东西,逻辑链都特别强,有时候一个案例能串起好几个知识点。比如他那个‘灯塔与公共品’的案例,其实还暗含了……”
沈烨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他对案例的理解,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带着一种纯粹的对知识的热情。他讲得很认真,完全没注意到我逐渐走神。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身上,勾勒出青春洋溢的轮廓。这才是顾清远欣赏的学生吧?稳定、专注、学术潜力巨大。一个完美的“标准参照物”。
而我呢?
一个密码都猜不对的、只会制造混乱和噪音的“干扰变量”。
“……所以,关键是要抓住那个‘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核心矛盾点。”沈烨终于结束了他的讲解,看向我,“你明白了吗?”
“啊?哦!明白了!谢谢沈同学!”我猛地回神,连连点头,脸上堆满感激(和心虚)的笑容。
沈烨似乎很满意,露出标志性的阳光笑容:“不客气!顾老师的东西是难啃,多琢磨就好了。对了,”他像是想起什么,压低了一点声音,带着点直男的分享欲,“你知道顾老师有个习惯吗?他特别宝贝他那本黑色硬皮笔记本!上次我帮他递资料,不小心碰到一下,他那眼神……啧,跟护崽似的!”
黑色硬皮笔记本?!
我的心猛地一跳!那个写着“Cognitive Reconstruction Pathways - For Qingning (认知重建路径-为清宁)”的本子?!
“是……是吗?”我声音有点发干,“什么笔记本啊?”
“就一个很普通的黑皮本子,挺厚的。”沈烨回忆道,“不过封皮右下角好像有个烫金的缩写……G.Q.Y?还是什么?记不清了。反正他走哪儿都带着,放抽屉里都上锁!我们私下都开玩笑,说那里面肯定藏着什么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终极模型!”
G.Q.Y!
是他!
那本记录着清宁病情、夹杂着关于“林小柚”混乱碎片的笔记本!
沈烨后面的话我几乎没听进去。脑子里全是那本笔记本的样子——深蓝色旧相册旁边,他扔给我的那份冰冷“证据”。里面那些关于“相似性刺激”、“高强度的不可预测变量”、“干扰系数持续飙升”、“数据噪音过载”的冰冷字句……还有最后那句几乎看不清的:“失控变量…正在反向污染实验场…”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后颈。他把它锁在抽屉里,随身携带……是怕我这个“污染源”再去污染他试图为妹妹搭建的脆弱桥梁吗?
“林同学?你没事吧?”沈烨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他看着我有些苍白的脸色,关切地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没事!”我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就是觉得……顾教授真不容易。”为了清宁,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台精密的、永不犯错的仪器。而我,却像一个莽撞的程序员,不断往他严谨的代码里输入乱码。
沈烨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顾老师要求是严格,但他懂得是真多!跟着他能学到东西!再难也值了!”他语气里是纯粹的敬佩。
看着他阳光坦荡的笑容,我心里那点阴暗的揣测和酸涩,显得如此可笑和卑劣。沈烨的世界简单明亮,目标清晰。而我,被困在一团自己都理不清的迷雾里。
“嗯,你说得对。”我低声应道,收拾起桌上的书本,“谢谢你沈同学,我……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离开自习室,初秋微凉的夜风吹在脸上。我抱着书本,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脑子里乱糟糟的。沈烨坦荡的欣赏,顾清远抽屉里的加密笔记本,还有那个我永远猜不透的“Archive_Log”密码……
手机震动。是夏夏:“柚宝!最新线报!顾阎王刚去了图书馆古籍阅览室!那个地方鸟不拉屎!绝对有猫腻!速去!”
古籍阅览室?那个传说中只有研究甲骨文的老教授才会光顾的、布满灰尘的地方?他去那儿干嘛?
脚步不由自主地拐了个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