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村上春树的作品似乎成为了我国文艺青年必读之作。然而我对他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做过他的《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的阅读理解…注意!是阅读理解!终于在一次朋友送的明信片中看到
“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村上春树 1Q84
这句话时,才下了要买来看看的决心。至于花了多久才把这三本看完,嘘…我是不会告诉泥萌一个寒假还没看完的事实的…
好了,现在来聊聊正事(假装正经脸)隐约感觉每年公布诺奖得主之时,必能掀起一股“村上”热,的确,“陪跑”多年的他却始终未能获奖。村上的作品在我国过于畅销,随便百度一下都能出现以下类似金句:
1,一个人需要爱某个人并且被某个人所爱,通过这些来学习爱自己的方法。不会爱别人的人,不可能正确地爱自己。
2,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3,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等等…
诺贝尔本人给文学奖得主的定义是——“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而也正是因为畅销,他的作品似乎成了“最畅销的言情小说”代名词,他本身也多多少少被影射了这些特征。然而诺奖是十分严肃的,仅是这个层面,怕也是其无缘诺奖原因之一。
由于对当时日本政治的不了解,所以在读的时候不知道1Q84是在什么政治背景下写的,也是后来看完后才从百度得知“空气蛹”“小小人”等等是为了影射日本当政,直击日本现实。
1Q84全书以两条主线同时推进的方式进行叙述,即“青豆雅美”与“川奈天吾”两主人公,两边两个复杂庞大却又相互独立的故事,轮流描写,最终随着叙述的深入,逐渐交合融为一体。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写小说的方式,很新颖,但全程不免有种“跳戏”的感觉,也就是说,在你读其中一条主线正读到高潮时,突然,就蹦到了下一条进行叙述。甚至想先把第一条看完再看第二条,这样一来,就会有损读者的连贯性思考。
或许是翻译的缘故,有些重复使用的形容词让人看了多少有点夸大做作的感觉。如“青豆不时在镜前狠狠皱起脸,满脸的肌肉各行其是,伸向不同的方向,容貌四分五裂七扭八歪。”另外书中有些笔者认为不是很必要的词语显得有点累赘了。以下举两个例子:
·“恐怕是”小松承认道。
·“那倒是。”小松也同意,“你说的对。深绘里身上就算别的都没有,也有人格和行为规范。这一点我不得不同意。
简洁是写作的标准。以下为笔者摘录采铜《精进》一书中的一段:
在自传性质的《写作这回事》一书中,斯蒂芬·金反复强调简洁的必要性,他举了例子来解释怎样简洁地表达:
“把它放下!”她叫道。
“还给我,”他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说。
下面是三句累赘的表达:
“把它放下!”她威胁地叫道。
“还给我,”他凄惨地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鄙夷地说。
显然这三句加的修饰词是多余的,因为从对话本身不难猜出说话者的表情。而加上这些副词以后,不仅信息量没有增加,还使读者原本可以有的对人物表情的想象,塌缩成了一个寻常的词汇。
大概每句话都有适用范围吧!就像简洁与丰富都要恰到好处。下面再看看笔者超级喜欢的一些描写:
·当护士给天吾形容他父亲死亡的情景时,是这样的“像秋天快要过去,明明没有一丝风,一片树叶却飘落了下来。”读罢心头一颤,是那种生命尽头无能为力的凋亡。
·漫长的沉默降临。相当于走到狭长房间的另一头,将词典拿在手上查找什么,再走回来需要的时间。接着Tamaru开口道。
·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终于作为一桩事实开始发挥功能。
有人说1Q84是失败之作,说村上为了夺诺奖写的这本书,可是明显有种过犹不及之感。但我认为,一个作品的好与坏,不是仅靠你得没得奖得了多少奖就能来证明的。既然畅销,就有其畅销的理由,有过人之处。第一次看村上的作品,尽管是一部说不上很成功的作品,但对于语言,我对他的喜爱是这样的
最后,让我再文(zhuang)艺(de)一把吧
/
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走来
路线偶然交叉
目光瞬间交错
随即又朝着迥异的方向离去 /
喜欢的话右下角红心哦
比心心(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