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静心打卡D5/R119(每轮7天·第119轮第5天/总第831天),今日动态静心+无边无际静心+脉轮清理打卡完成✅,暨简书码文打卡D1489天。➡️
共学《呼吸,为了疗愈》之及相关著作摘记心语(续)——
呼吸,反映身心的转化
【呼吸】离不开心理的状态,而且还是身心转变最重要的门户。
前面提到,我发现光是舌抵上颚就可以影响到呼吸,而影响全身每一个部位的作用。
80年代,我还很年轻,受美国卫生研究院(NIH)的邀请,在癌症研究所和免疫研究所担任咨询委员,也和一群专家组织了一个小团体。
我们自己称为「CAM」(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Medicine,补充性非主流医学),集中探讨主流以外的医疗方式,想深入各文化的医疗智慧。
在呼吸这个主题,当时我面对的情况和饮食是一样的。许多专家并不理解这个主题的重要性,而相关的领域就像一片沙漠。
我记得参加的同事都是各领域非常优秀的专家,有骨科、心血管、肿瘤免疫、家医科的专家,但没有一位专攻呼吸。
当时我跟他们谈呼吸的重要性,有人跟我提到哈佛大学有一位专家班森医师(Herbert Benson, 1935~2022)可以交流。能认识当时唯一可以谈话的专家,我和他当然变成好朋友。他研究西藏僧侣的静坐方法,也写了一篇论文,1982年发表在最好的期刊《自然》(Nature)。这篇论文所谈的拙火静坐,离不开呼吸的练习,我在本书后半会多谈一些。
班森医师写了190多篇科学论文、12本书,主持许多研究计划,让主流医学开始注意到身心医学和静坐的影响,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为了维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他并没有投入静坐。对我来说,这是相当可惜。毕竟没有亲身去体验,再怎么研究都是站在外面看里面,很可能错过静坐这个主题真正的本质,而自己完全不知道。
在东河跑步的经验,为我从观念和理解带来很大的突破。我也找到一位文笔很好的哈佛心理学家泰勒博士(EugeneTaylor,1946~2013)合写论文,用学术界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我的体会1。
我从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意识到【呼吸可以主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且可以是一个统合身心、再重要不过的题目】。
静坐则类似一种冬眠,也同时影响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
【透过呼吸的方法静坐,可以带来意识的转变】。
为了带出这个观念,我在文章里将各种科学文献,即使是很早期的文献都带出来。
我在《静坐》提过一个相关的研究,结论是:静坐时意识状态的变化也和呼吸脱离不了关系2。这个研究采用的静坐方法是在心中重复默念一个短短的咒语,安静下来。在受试期间,研究人员请他们做一件事:体会到超越的状态时,按钮,留下纪录。
这里所谈的【超越状态】,指的是人体会到一种很深的宁静和放松,没有念头,但还有意识。当然,人在这放松的状态下没有念头,不会想到要按钮。是到超越状态结束,恢复一般意识,体会到刚刚是不同的状态,才会按下按钮。
一个完整的测试,大致类似下图。先让受试者睁眼坐著、闭眼坐著,只是测量基本的生理参数。开始静坐,受试者在出现超越状态时按下按钮。静坐结束后,请他们继续闭起眼睛坐著一段时间,然后睁开眼睛再坐一段时间,让科学家多搜集一些生理数据的背景值。
研究人员所测量的生理值,包括心跳、新陈代谢率、皮肤电阻,也包括呼吸。这张图只显示呼吸的变化。受试者并没有控制呼吸,而是用咒语来静坐,但开始持咒静坐后,呼吸状态就有明显的不同。不光慢下来,甚至还会停下来。等受试者再次恢复呼吸,通常也就会按钮,表示「刚刚在超越状态里」。
许多静坐的方法是透过呼吸来进行,帮助身心安定下来,而念头减少;但反过来,熟练的静坐者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很快把呼吸的频率和流量降下来,让身心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一个人安静下来,不光呼吸会慢,慢到一个地步甚至会停止,而这时候有一个突然打开的经验。这个经验看起来和呼吸自然停止是一起出现的,但对我来说,这是【身心进入谐振】自然而然有的。
我常常说【生命是多层面的组合】,我们观察到的许多现象已经是果,而且不是单一事件的结果,而是综合许多层面得到的。
简单来说,这并不是要人刻意闭气去进入不同的意识状态。首先,这种【放松而宁静】的状态并不特殊,而是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很重要、有很多事要注意、要忙碌、要去做,而在身心带来很多杂讯,反而让自己体会不到这个本来的放松和宁静。
我们最多是把这种「忙」和「做」取消,给身心一段时间把杂讯抖落,而可以落回本来的放松和宁静。
这时候,呼吸慢下来、甚至停下来,也只是身心放松自然的果。
我是水沐,“呼吸慢下来、停下来,也是身心放松自然的果”,如此不可思议的结论,一瞬间让人脑洞大开,甚至会想:真的吗?这真的可以吗?!
慢下来的呼吸可以想象,停下来的呼吸也可以被称为呼吸吗?呼吸停下来的人,难道不已经半只脚踏在鬼门关上了吗?!
如果说【统合身心】是我们人类个体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未来,原来结合仿如
冬眠式的静坐,就如同创举,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是影响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从人类身心灵的发展趋势上看,就已是在探讨【开悟之门】。
就此,再次回顾本章中杨定一博士最后得出的结论:
【透过呼吸的方法静坐,可以带来意识的转变】。
身体语言说明一切,角度内转,我们就知道从根源出如何精准解锁内在的同时,就已在支持了外在显相的过程。
【用心不着相,种因不种果。心无所住,顺流合一】的旅程,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因为得一人身,最值得欢庆且值得去创造的美好!🪞✅
得愿:同喜同在,相邀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