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思宇
涂山禹庙碑记
禹娶於涂 ,辛壬癸甲而去,诞子石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渝郡涂山,禹后家也;先建禹王祠,后造涂后庙。元朝至正十二年,巴郡太守费著重修了庙祠,郡人贾元撰文并书丹,在重庆府涂山寺。
西山题记
亦称万邑西山南浦行记,全称黄鲁直南浦西山勒封院题记铭,简称建中碑,后称西山碑。北宋建中靖国元年二月,宋四家之黄庭坚贬官涪州(今重庆涪陵)、戎州(今四川宜宾)后,时遇宋徽宗大赦东归,路经南浦(今重庆万州),受太守高本仲之邀游览南浦西山,撰文并行书西山题记,后摩崖在长5米,高2.1米的石壁上,即当今著名的西山碑。碑刻呈长方形,长2.25米,高1.18米,行书阴刻21行,字径10厘米左右,全文共173字。题记融记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对当时万州风光竭尽赞美,其书法神韵绝俗,雄峻挺拔,气势开阔,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及艺术文献价值。在万州西山鲁池流杯亭,即今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西山亭。
白鹤梁题刻
据传唐时朱真人在此梁修炼得道,乘白仙鹤而去,故得名白鹤梁。其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现存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年代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其中宋代最多,元明清次之。白鹤梁分上中下三段,题刻区位于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有题刻约165段,文字内容约三万余字。汇集了唐宋以来千余年各派书家遗墨,隶、篆、楷、行、草皆备,还有巴思巴文,书体风格颜、柳、欧、苏俱全,内容或诗或文、或记事或抒情,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层面,石鱼雕刻精巧流畅,功力深厚,主要用于水文勘测记录。其元符庚辰三年(1100年),宋四家之黄山谷先生书“元符庚辰涪翁来”最为著名,在重庆府涪州白鹤梁。新中国为了大力发展水电能源,重大投资三峡电站,因蓄水将梁子淹没在40米之下,故又称白鹤梁水下碑林,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又能让更多游客观赏,现建成了无压力非潜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今重庆市涪陵区滨江大道二段185号。
点易洞
又名周易园,高4米,深2.2米,宽3.8米。洞门上额镌刻:点易洞,三大字,楷书。北宋绍圣二年,理学家及教育家程颐被贬涪陵,在点易洞中历时六载,完成《易传》著作,,是中国易学文化的重要成就地。在重庆市涪陵区大江北岸黄旗山北山坪南麓的北岩。
景云碑
全称汉巴郡朐忍令广汉景云叔于碑,立于熹平二年仲春上旬,东汉晚隶。通高240厘米,宽95厘米,厚33厘米;凡13行,每行约30字,全文共367字。与张迁碑书体相近,在重庆府云阳县。2004年出土于重庆市旧县坪,现藏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
古文孝经碑
古文孝经碑,分六块石面摩崖刻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刻字面高280—282厘米,通宽(六面之和)约774厘米,刻于南宋孝宗之世(1163—1189年),存于北山摩崖造像。碑文左起,竖刻66行,计1819字,存1620字。碑文笔法秀逸俊美,镂工精微明朗。在重庆大足石刻北山佛湾第103号龛。孝经是孔子论证孝著作,通过孔子的学生曾子与孔子问答的形式,阐述了有关孝的实质和核心,在其流传过程中分有古文和今文两种版本,古文孝经为二十二章,今文孝经为十八章。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很少流传,唐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并刻于太学,即石台孝经,为十八章本,称今文孝经,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大足古文孝经碑,堪称寰宇间仅此一刻,在重庆大足石刻北山长廊北段之首,其重要价值在于让淹没八百余年的《古文孝经》重现于世,为治经学者提供了珍贵史料。
佛号三尊崖题
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楷书;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原刻在钓鱼山江对岸的龟山寺内;南宋乾道元年合州知州丁觉以墨本出示石照县尉文焘,文焘遂纠工刻于重庆市合川区护国寺前钓鱼台右下侧离地表2.16米的岩壁上;该佛号摩崖笔力遒劲,法度森严,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护国名山
又护国禅林,八大字书,字大径尺,结构谨严;清代道光年间,护国寺住持山元和尚亲书。在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护国名山石坊上。
一卧千古
四大字,南宋绍兴至淳祐年间,采亭王休楷书,笔力雄健,气势非凡。在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悬空卧佛西侧离地表2.4米的峭壁上。
山人足鱼
四大字,南宋绍兴至淳祐年间,采亭王休楷书,笔势纯熟,苍劲有力。在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千佛岩右壁米距地表2.8米的峭壁上。
寿字碑
明代名臣海瑞书,章法布局奇妙,上下倒置看均是寿字,此乃为其生母七十大寿所书,在重庆市丰都区鬼城。
劝诫碑
民国十六年,蓬溪县长孙治国所立,铜梁县长吴载易书丹。碑文为:忿激莫兴讼,饥寒不做贼;淫为万恶首,孝乃百行先。左右两棂刻一副对联:天子殿惊揽地狱警世,黄泉路喜看残碑育人。在重庆市丰都区鬼城黄泉路。
唯善呈和碑
1987年,四川省原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半黎游览名山所书,四字共用一口,一笔挥就而成,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十分难得。在重庆市丰都区名山风景区。
破山牧牛颂碑
善法堂前拟圣流,南泉牧得一头牛;欲将骑往西方去,唯恐西方不肯留。破山禅师书《牧牛颂》,此颂是广大书者极为喜爱的临摹范本,后有清光绪二十六年恩科举人孙尔康手书破山碑三字,在重庆府梁平县双桂堂。牧牛颂破山碑现存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馆。
九分禅体千字文
清光绪十九年,竹禅法师新刊九分体千字文,一分行,三分楷,五分篆之禅书,共44张散片,缺第2和第14片,现存42片完好。光绪二十二年,又书九分体《华严经序》,现藏宝光寺博物馆。竹禅是晚清名家之首,以书求变几十年,独创古来没有的九分体禅书,刻帖拓片稀少珍贵。
迦叶道场
四大字,明代御赐牌坊,大雄宝殿供奉清康熙年间所塑迦叶尊者,在重庆北碚缙云山缙云寺。
缙云山
三大字,人生佛教创始者太虚大师书,在重庆缙云山汉藏教理院。
南无阿弥陀佛
六大字,惟识学泰斗惟贤法师书,在重庆慈云寺。
宣汉大成陶冶大夫谨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复兴共同甲辰二零二四年三月五日周六子时朱思宇编撰于四川达州木龙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