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到,故去亲人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在眼前。
大多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但家家都有“祖宗崇拜”的传统,这未尝不是一种信仰。
中华大地历代君王奉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升斗小民何尝不是,祭祀是我们的集体文化认同。
放眼望去,处处烧钱纸,家家祭先人。为避开人流高峰,清明前一个周末,我同家人前往青城山味江陵园祭奠故去的爷爷。
站在庄严肃穆的陵园内,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感怀之情愈发浓烈,各种思绪错综交织。
爷爷的画面一幅幅在头脑里不停播放,暗示着我应该做些记录,在此整理成文,以寄远思。
说起爷爷,有讲不完的故事,就从父亲的名字说起吧。
1、父亲的名字——保卫
1953年5月,抗日战争结束后的第8个年头,也是解放战争结束后的第4年头,一对夫妇诞下一对双胞胎,哥哥取名“保卫”,弟弟取名“和平”。双胞胎哥哥便是我的父亲,取名者正是我的爷爷。
上小学时,花名册上会填写父母名字,调皮的同学恶作剧,当着全班同学把家长的名字念出来,每次念及父亲名字时,总感觉和其他家长的名字有着不同的来历。同学的恶作剧虽是无心之举,但给年幼的我留下深刻记忆。
爷爷生于1916年,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事件。
他戎马一生,征战南北,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攘过外,安过内。
亲眼见过日本人骑着高头大马,在祖国大地耀武扬威肆意侵虐,也亲历了国人之间虽情同手足,却未能避免互相残杀的场景。
这样的经历使他深切地知道保卫祖国多么重要,世界和平来之不易。
爷爷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家园永远得到保卫,远离战争,他是多么向往和平,希望国家长治久安,所以把自己心爱的双胞胎宝贝取名为“保卫”与“和平”。
给孩子取名,一个平常之举,投射出经历过战乱的爷爷最朴素的愿望——“保卫”与“和平”,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保卫”二字像烙印深深打在父亲身上,伴随一生,以致他在众多影视题材中,偏偏钟爱抗日话题。
女儿两岁时,还不能长段表达,我们去建川博物馆参观,走进抗战馆,她不停地说,“爷爷,打仗。”
女儿想表达这是爷爷最喜欢的影视剧中的元素。
“保卫”在不声不响中影响了父亲的价值取向,消遣的电视剧都与“保卫”相关。
2、人生至暗时刻
建川博物馆的宣传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为了和平,我们收藏战争。其用意是通过展览文物,复原战争场景,暗示和平来之不易。
对于久经战乱的爷爷无时无刻都盼望着快点结束战争,迎来和平年代。
随着解放战争一步步接近尾声,慢慢迎来和平。长时间的战乱,国家百废待兴,全国的工作中心从战争转向治理。爷爷作为当时稀有的大学生被录用,安排在中央工作。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央的主要根据地在北方,但是经济大省南方在国民党败退之后急需管理人才进行接管,所以就把北方的不少干部送到南方去。这部分人才被称为南下干部。
伴随着南下的浪潮,爷爷调离中央,被派往西南军区驻地重庆。紧接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后,急需援助,爷爷辗转来到阿坝州。
原本可以利用来之不易的和平,施展拳脚,治理国家,偏偏造化弄人,整风运动来了。矛头直接指向爱提意见,表达自己观点的知知识分子。在那个极左的年代,爷爷被打成右派。
究其原因,荒谬得令今天的人实在难于理会。说爷爷指出了下属在工作中的错误。
由此,弥天大祸从天而降,随后政治斗争形势愈发严峻,像爷爷这样的知识分子们被挂着牌子,成了万人大会的批斗对象。
据姑姑(父亲的姐姐)回忆,那天的场景,给她留下深深的阴影。爷爷的名字被写在横幅上,姑姑感觉天塌地陷,眼前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就像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所写,一家人走在路上,每个人都在我背后窃窃私语,用诡异的眼神看着他们。
全家人失魂落魄,回到家中,五口人抱作一团,年迈的曾祖母,手无缚鸡之力的奶奶,三个孩子,最大的11岁,小的只有5岁,惶惶不可终日。
直到半夜,被批斗了一整天的爷爷才被放回家。姑姑说已经记不清太多细节,只记得爷爷默默取下了写着“牛鬼蛇神”的牌子,叠起来放到了一旁,供下次批斗使用。
这个简单的动作,意味着怎样的隐忍和坚强,爷爷的坚韧和厚重,是我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
至此,右派分子的帽子扣在爷爷头上,长达20年,全家被安排在阿坝州理县杂谷脑胆扎木沟玛瑙寨参加劳动。期间爷爷还有3年在劳教农场度过。子女的青春被葬送,母亲被活活饿死,妻子在绝望中天天参加繁重的劳动……
现在回忆起来,飘摇乱世中,道德被扭曲,法律被践踏,他老人家是靠什么挺过这一劫的,也许只是来自于民间最朴素的善意。爷爷幼年学过中医,而后考进军医大兽医系,有医学背景。战争时期,医伤员,也医战马。和平年代,藏民家中有人患病,牧场牛羊害瘟,爷爷都会主动提供无偿帮助,同时也为藏寨担任一部分文书工作。所以,民风淳朴的藏民也善待爷爷一家。
常常听到那段不堪岁月的悲剧,很多类似的家庭没有等来春天,而爷爷对周围的善意,得到藏民的反馈,使他对未来始终抱有希望。
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后,进行整顿,拨乱反正,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摘除右派分子的帽子。
此消息一出,对未来始终抱有希望的爷爷马上给时任阿坝州州长的杨岭多吉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件很快得到回音,爷爷复职,时年61岁,已垂垂老去,没有再担任重要岗位,恢复行政级别十七级。
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就此落下休止符,让人庆幸,也让人唏嘘。
3、我与爷爷的二三趣事
爷爷生前,我与他碰面的机会并不多,他离世时,我才上四年级。
从我记事起,他已经离休,住在都江堰的理县干休所,我的童年一直在理县,每年只有寒假短暂的相处。
印象中爷爷常常一脸严肃,说话时,外地口音夹杂着四川话,听得似懂非懂。
每逢春节,爷爷会给我发压岁钱,别的长辈会根据语数成绩确定压岁钱额度,他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严格按照《思想品德》的成绩发放压岁钱。(这门功课出生在80年代的人都知道)
爷爷的用意是通过《思想品德》分数,间接考察我的爱国思想。
爱国情怀已变成他的生活方式,通过发压岁钱的方式传递给孙辈。我一个懵然无知的儿童,哪里能领会爷爷的这番用意,但利益原则却很起作用,别的同学只关心语数成绩,其他功课都是一笔带过,而我是例外,特别关心《思想品德》的得分。
二年级那年春节,我用《思想品德》分数换来的压岁钱买了鞭炮,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燃放,惹怒了他老人家。他拖着病恙的身体,顶着严寒在干休所院子里,给小朋友们上了一堂“公开课”。
爷爷是个无神论者,传统习俗放鞭炮寓意驱赶“瘟神”、“怪兽”,在他眼中是陋习,既浪费金钱,又污染环境,还发出噪音,也存在安全隐患,他说保护环境就是爱护家园,在这一点上,他像个洁癖,不允许任何糟蹋家园的行为。
尽管小朋友听得一知半解,但爷爷就是有这股劲来宣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事。
后来很多城市出台禁放烟花的政策,证明爷爷当初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在当时小朋友眼中,他是一个另类的老头。
在我上四级的时爷爷去世了,后来听家人讲过爷爷的一些事迹,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挥之不去。文革期间爷爷被迫害,打成右派,下放农村,1977年平反后补发的工资一分没要,全部捐给国家,分配的田产一亩没要,全部归还国家,恢复职务后,利用闲余时间做义工,在电影院维护公共秩序,义务打扫公共卫生。
在父亲的工作问题上,爷爷把父亲推荐到了寥无人烟的牧场,他说国家需要年轻人到艰苦的地方去改造家园。为此父亲埋怨过爷爷,多次通过书信沟通,要求调离岗位,爷爷却很坚决,不为所动,父子间因此还起过隔阂。
爷爷的这些举措,让周围的人费解。这些疑惑也一直在我心中,为什么爷爷身上有这样近乎“神性”的爱国情怀。
带着这些疑惑,我也来到追四的年龄,如果在不惑之年,还没解除疑惑,那疑惑将一直存在下去。
随着阅历增加,读了一些历史,慢慢有了理解。
4、答案都在历史里
历史学家张宏杰有个偏执的观点,他认为:今天社会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我赞同这个观点。
爷爷是客家人,祖籍广东梅州。2019年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客”从何处来》,文中的“客”指客家人,文章梳理了客家人的前世今生。一个族群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进,总会沉淀下属于自己的精神气质。
当我在《“客”从何处来》中读到文天祥,孙中山,叶剑英都是客家人时,心中对爷爷为什么如此深的爱国情怀有了更深的理解。
南宋末年,客家人文天祥起兵勤王。梅州人民“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黄遵宪诗)。勤王失败,文天祥战败被掳后,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
清末朝廷腐朽黑暗,客家人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高举“三民主义”启迪民智,为改造中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为了救苦难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客家人叶剑英抛开优渥的生活环境,半个多世纪来投身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斗争,每每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文天祥,孙中山,叶剑英无疑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客家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
同属客家人,爷爷身上也有这样的气质。爷爷和叶剑英同乡,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有过短暂共事。
为何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呢?其实源自于这个族群骨子里的忧患意识。为什么叫客家人,球队作战有主场客场之分,客家人就是客居他乡的人,这个族群在迁徙的过程中备尝颠沛流离之苦,因而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极为敏感、关心。
行文至此,不妨说说客家人的形成过程。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客家人第一次大规模迁徙就发生在西晋末年,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客家人第二次迁徙起于唐朝末年的黄巢之变,客家先民从皖豫鄂赣等地区再次南迁,进入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粤东北。
客家人第三次迁徙起于北宋末年的金人南侵,随后蒙古族入主中原,客家先民从闽西南、赣东南迁往粤东、粤北地区。
客家人第四次迁徙起于明末清初,由于清兵南进,客家的一部分又从粤东北迁往粤中、桂、台、湘、川等地。
客家人第五次迁徙起于太平天国失败及粤中的“土客之斗”,客家的一部分又向西迁至粤西、琼岛,甚至远走南洋、欧、美。(爷爷族系亲戚在这次迁徙中有人迁往南洋,有人远走美洲,常有书信往来,父亲每年参加理县举办的侨胞茶话会,那时不懂侨胞是什么意思,有同学开玩笑叫我侨胞,我非常气愤)
穿越了历史的长河,客家人依然盘踞在祖国大地上。
他们一次次丢掉家园,又重建家园,他们热诚的爱着这片土地,战乱使他们流离失所,在他乡,他们又一次次的重建自己的家园。
我终于理解了爷爷为父亲取名保卫,为叔父取名和平。爷爷的爱国情怀大抵就是这样来的吧。
爱国情怀是爷爷身上最重要品质,也是他的生命底色。这个特点和他是客家人的身份如影随形,客家人的标签像宿命般笼罩着他,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客家人,他的大半生都客居他乡,临终也没达成回乡的愿望,安葬在四川的青城山。
5、尾声
回顾爷爷的一生,他生于1916年,4年前爆发辛亥革命,革命不彻底,长时间军阀混战,没有主心骨,加之整个国家长期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状态,积弱积贫,在风雨中飘摇。这种大背景下,爷爷出门艰难求学,考进军医大,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从少年就植入了救国的芯片。
几经辗转,在他青壮年阶段,抗日战争打响,日本鬼子骑着高头大马,在中华大地肆虐,爷爷应征入伍,八年抗战是怎么过来的,不用多言,装备落后,全靠精神支撑,硬生生把日本拖垮,非常消耗心力,爷爷在这场战争中拖了八年,其坚韧度,一般人无法企及。
抗战迎来胜利,紧接着内战又打响,加入共产党,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找到了救国的途径,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新中国成立后,留在中央任职,马上南方很多城市需要治理,需要一批干部南下,又去往西南军区驻地重庆,接下来西南少数民族地方需要援助,爷爷主动选择老少边穷的阿坝州。
整风运动中被打成右派,下放至阿坝州理县胆杂木沟玛瑙寨,这里是嘉绒藏区,人到中年还要融入少数民族的生活,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本以为要在此地过完一生,邓小平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爷爷平反复职,直到66岁离休,在都江堰干休安享晚年,1996年与世长辞,享年80岁。
短短数语,远不足以概括爷爷的一生,但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轮廓。
每代人的告别总是匆匆忙忙,幼年时总以为未来有大把时间,恍然间我已鬓角染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亦如浪花般倏然即逝。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死而不亡者寿”,我理解的“寿”就是一种精神传承。
爷爷在世鼓励子孙后代成为有文化、有德行、时时以正身,做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也算是一种精神遗产吧。
相比于祭祖时的繁文缛节,家族的精神传承更值得关注。这或许便是清明节最大的意义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