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也是飞速成长的一年。
于我而言,今年最“重大”同样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两件事分别与我最喜欢的男孩和我最好的朋友灰灰有关。
很多的人对我说过很多的话,我也主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寻找一个平衡点,但始终难以让我释怀。即便我已经处于很忙碌的状态了,记忆还是会在很多个稍有空隙的时刻涌入心间。庆幸的是我一直理性地对待所有事情,倒霉的是我不是一个理性的人。
有一天我的妹妹对我说:见过花开,不必在意花落谁家。
围绕这句话我想了很久,如何才能不在意花落谁家?如果说我没能见到花完全开放的样子呢?
我决定和我的好朋友绝交的时候,只是因为她说了一句话,我没有犹豫地把她删除了,内心笃定永远不可能再和好。至今我也没有仔细思考,我的不犹豫是因为真的触碰到了底线,还是因为或许没有那么那么重要?
灵魂的最终使命或许是相同的,但每个灵魂完成使命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所以,请认识到他们的选择对于此刻的他们来说是完美的——然而,若是某个时刻来临,他们要寻找新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更高的选择,请随时准备协助他们。
否则,就是“强求”。
如果说对于喜欢的人“没有见到花开”,那对于灰灰,应该可以说“见到了花开”吧。如果前者不能让我理解这句话,那后者应该可以了吧。
要相信:所有的突发情况,要么是为了给我们成长的机会,要么是老天在帮我们躲过自己不愿意它发生的坏事。
这一年,我关闭了朋友圈,关注其他人的朋友圈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这一年,我正在慢慢学会保持“平静”,坚定自己。
很有趣的是,有一次买东西我在纠结是选择A还是B,于是我发消息问我的朋友。一边问,我一边在想,为什么我买个东西还要问别人?是我要买东西还是她要买?好的好的再问最后一次吧。
我越想越发觉得奇怪,似乎很多时候我都在询问别人如何选择,如何做。包括:中午吃饭还是吃面,晚上要不要带伞回宿舍,和喜欢的人聊天下一句如何回复,给他的糖是紫色好还是蓝色好,等等等等,甚至许多重大的决定也是别人帮我做的。翻看聊天记录,“要不要”三个字竟然像是我的口头禅。
可是,别人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我的人生到底是我的还是他人的?我为什么不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更喜欢什么?我更想如何做?
是呀。我今天更想吃面没有为什么,我今天不想带伞回宿舍因为我懒,我想这样回复因为这就是我,我想给紫色的糖因为我的衣服颜色是紫色。在重要的选择上,我或许会犹豫,可是,别人也并非圣人,别人的选择也仅代表别人自己的观点,况且,别人并未经历过我的经历,如何能比我的决定更佳?
所以,我想从小事起,学会自己做决定,也学会尊重自己的决定。
这一年,我读了19本书。
这一年,我看了18部电影/电视剧/综艺。
这一年,我跑步跑了446公里。
这一年,我八月获得了驾驶证。
这一年,我大三下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我想说的是,奋斗是一件很值得的事儿。奋斗,让我知道“付出就会有收获”,奋斗,让我明白“不要站在原地想象困难”,奋斗,让我体会到为梦想而努力的踏实感。
同时,我也会焦虑。焦虑于自己仍有许多未完成之事,焦虑于别人的优秀自己的黯淡,焦虑于未来可期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花期,有的人交卷早,有的人交卷可能要晚一点点。可能我就是晚一点点的那个人。我只要认真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就好了。
这一年,我遇到了很多良师。
这一年,我也认识了很多很好的人。
有耐心解答我学习上的问题的老师,有用心教会我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道理的老师。有的老师可能没见过我几次,但却很相信我,有的老师可能只是认真解答了我一个问题,或只是一个在他看来小小的举动,但却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我始终相信:真诚永远可贵。
这些很好很好的人里,有我的室友,很少在宿舍,但在宿舍的许多时候都很温暖,有在图书馆认识的姐妹,真的很喜欢她们,有可爱宿管阿姨,早上见到我会笑着说“这么早啊”,有很好的同学,会在我不去上课的时候提醒我签到,会给我分享重点,会在疲惫的时候相互鼓励,还有简书认识的很多小伙伴,互动的日子在减少,但收到的温暖却未减,还有,等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的确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更幸运的是,我也在慢慢得到许多其他东西。
这一年,我勇敢地做了很多事情。
这一年,我更愿意做自己了。
很奇妙,那些我愿意放下面子去“争取”一下的事情,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我希望我能做自己。我希望,即使她有时候没有被认可,即使她可能没有那么擅长交流,即使她会失败,但是她不需要改变自己。我希望,她想变好是因为她本来就很好所以愿意变得更好,而不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哪里不好。
最后,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