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一件三个颜色的毛线衣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海薇阁单月征文第三期【人生百态】

                      1.                       

那年冬天,经过了一年辛苦操劳的母亲卖掉了她养的那窝小猪崽,用卖猪崽的钱买了些毛线回来,让姐姐趁着冬闲的时间给父亲织了一套毛线衣跟毛线裤,也给我织了件毛线衣。于是,在那一年的冬天,我终于拥有了我的第一件毛线衣。只是因为母亲买的毛线稍微少了点,给我织时毛线已经有点不够了,没办法,姐姐就拆掉了她那两件旧的衣服挽了些线团给我织好了两只衣袖。于是乎,我那第一件毛线衣看起来怪怪的:两个衣袖一只白色一只绿色,而筒身又是灰色,一件衣服上就有了三种颜色。

“我怎么不多买一点点毛线呢?不然老五的衣服也不会是这个样子了。”看到那件三个颜色的衣服,母亲搓着两只冻得通红的手有点懊恼又带点愧疚地说。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对这件毛线衣的喜欢。毕竟,毛线衣是穿在里面的,外套一罩,衣袖也看不到了,颜色不一样又能有什么问题呢?就算是三种颜色,我也是把它当宝贝一样的穿着、收着。甚至感觉穿上那件毛线衣时,外面寒冷的天气都变得温暖无比了。

我出生于七八十年代湖南安化的一个小山村。村里四面环山,土地不多,交通闭塞,唯一的一条公路从东到西的贯穿小山村与外界相连,是个典型的落后山村风貌。加上家里兄弟姐妹较多,父母身体又不怎么好,因此,小的时候我家里是很困难的。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冬天,因为那个时候老家的冬天会下大雪,一到下雪到处都是雪裹冰封,玉树琼枝,白茫茫的一片,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溜冰车等。但我也最怕冬天,因为到了冬天必须要穿棉袄,那个年代里冬天不像现在这么暖和,尤其到冰冻的天气,山村到处都是大雪漫天,冷风呼啸,天寒地冻。山村生活条件艰苦,而且我那件很破旧的棉袄还是哥哥姐姐他们穿过了以后再流传下来的,补了好多补丁且不说,主要是年代久远也不怎么保暖了,更有大小也不怎么合身,袖子有点长外套也遮不住,常常一个冬天下来,棉袄袖口污渍斑斑,油光发亮,一眼看过去,自己活脱脱地就是一个小乞丐,有时候跟村里的那些小朋友一起玩时,还会被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子所嘲笑。因此,小的时候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件新的毛线衣,像我的发小跟玩伴就有好几件好看的毛线衣跟毛线背心等,冬天里根本不用像我一样穿着那厚厚的像裹个粽子一样的棉袄,出去玩耍打闹也不会笨笨的像个球团。

“妈,给我织一件毛线衣好不? 学校里的同学都有,就我一个人还穿着旧棉袄上学。”在我大概十一岁的那年冬天吧,放学回来后,抖落身上的雪花,我小心翼翼地问了问母亲。

母亲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叹了口气,抚摸下我的头,轻轻地说:“老五,等明年吧,今年你老爸刚动了手术,我们还欠着别人好多钱呢,到了明年妈妈一定给你买。”

我父亲是个泥水匠,还是个瓦匠,因家里生活较苦,在自己的记忆中,父亲好象一直都很忙碌,天气好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外面做手艺,下雨天或者晚上有点空闲时就抽空给自己家干农活,所以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的。在前年八月份父亲给别人盖房子不小心从房顶摔下来住了次院,到今年九月份因阑尾炎发作又一次住院,本来不怎么好的家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父亲的医药费,住院费都只能从别人那里借。听到母亲的话,我虽然有点伤心,但也还是听话的红着眼睛走出门外看着那些飘舞的雪花,看山路上那些小伙伴嘻笑打闹的身影,心里萌生一个念头,长大后一定要给父母多买点衣服,不能让他们像自己一样没衣服穿。只是多年以后,这个念头自己却没有兑现,给父母买衣服的事情基本上被几个姐姐承担了。

那个冬天,我还是穿着那件旧棉袄过了个冬。

                        2.

到了第二年开春后二月份左右,母亲从别人家买了个母猪崽仔回来,说是准备养猪婆生小猪卖钱。父亲听了闷闷地抽着烟略有点迟疑地问了一句,“养猪婆要吃那么多粮食,还那么辛苦,到时候又能赚到多少钱呢?”

“能赚多少是多少吧,辛苦倒是不怕,猪崽吃的食物就多种点青菜就是了,就算能赚点生活费也可以啊!到时候只要小猪崽卖出去了,我们的生活也会有一点改善了。”母亲倒是兴奋得很,脸上绽开的笑容像春天的花朵,那神情就好像看到了小猪崽卖出来了钱一样。扭过头看着我笑道,“老五啊,等养了猪崽卖了钱,妈妈就给你买毛线回来织毛线衣啊。”

年幼的我听着也很高兴,怀着对毛线衣的期盼,每天放学后也很勤快地帮着母亲斩猪草,煮猪食,天天盼着那头母猪仔早点长大,好早点怀上一窝小猪崽。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因为大家的日子都过得比较辛苦,当时在村里养猪崽的人家也不是很多,所以如果猪崽养得好的话,一年下两窝多少也还是可以赚点钱补贴家用的。但养猪崽是个费时费力又费心比较辛苦的活,加上母亲的身材矮小力气也不大,年轻时在集体出工时过度劳累导致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做起这些体力活就比别人来就更加辛苦了。不说别的,就是每天早中晚三餐下来提着笨重的食桶去喂猪时我看母亲就很不容易,一桶猪食重有几十斤,瘦小的母亲提不动,只能分两次从厨房提到猪圈,中间还要歇两次。而且为了养好猪崽,对母猪的照顾更要多出好多精力,比如在喂食上就要喂得精细一点,有时一天要喂上三到四顿,而且每顿的饲料粮食都要操心费时,没有钱饲料,母亲就省出点大米煮给母猪吃,在母猪下崽后奶水不足,母亲会把家里的甜酒调在食料里煮给母猪吃。我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在冬天十一二月的晚上,母亲晚上十一点了还要给那头母猪喂一次食。因为那时家里穷没有电灯,母亲只能让我帮忙搬着那一盏煤油灯照亮她去猪圈喂食。于是,屋外是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屋里,在那昏暗的灯光下面,是母亲跟我两个瘦瘦的身影,多年以后,这副画面常常在我脑海里闪现。不过,看着那些小猪崽们吃得很欢快时,母亲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经过大半年的辛苦忙碌,到了那年冬月,第一窝猪崽顺利可以出售了,好像有十个小花猪,胖乎乎的,在猪圈里哼哧哼哧嗷嗷地跑来跑去,也很是可爱。因为母亲养的猪崽基本都是吃草为主,那些猪崽吃食也不怎么挑,所以小猪崽出生不久就有好多村民提前订购了。到了十一月猪崽满月后,那些买小猪的村民就会约好时间来家里捉了,看着那活蹦乱跳的小猪崽也都喜欢得紧。

出售猪崽的那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了,忙着给小猪崽做最后一顿早食。冬天的早晨很冷,虽没有下雪,可那寒冷的冬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可母亲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想着辛苦了一年终于有了点成绩,心里面也还是有点激动。

忙活了一个早晨,十个小猪崽很快就卖完了。看着那些活泼可爱的小猪崽一个个的被捉走,母亲心里也还是有些不舍,毕竟是自己一天天用心喂大的,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辛苦服侍了两个月,现在转眼间卖给了别人,母亲那个心里面还是点空荡荡的感觉。但看着那些卖猪仔得来的钱,母亲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钱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是她辛辛苦苦起早贪黑赚来的,对于母亲而言,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于是在那一天,母亲拿着这些钱给家里买了些好菜,后来又去镇上给我们几姐弟买了点布做了几件新衣服,又买了毛线回来给老爸织了一套毛线衣,也完成了对我的承若,只是她自己却什么都没买。当自己穿上那件毛线衣时,一年来的心愿终于得以满足,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那个寒冷的冬天也因那件毛线衣变得暖和了起来。只是年幼的我,沉浸在对毛线衣的欢喜里面,完全忘记了母亲养猪崽的辛苦。

                3.

母亲养猪崽一养就是三年。 

三年后,我上了初中,姐姐出嫁了,哥哥也从农校毕业参加了工作,家里的负担才没那么重了。在哥哥姐姐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没有再继续辛苦地养猪崽赚钱,每日的劳作也稍微闲了一点。而我那件靠母亲养猪崽卖钱换来的毛线衣也早就不能穿了,不过看着还挺好,自己也舍不得扔掉。心里想着,以后如果哪个外甥长大了说不定还可以穿呢,于是就收藏在我那个红色的木箱里。只是后来等到那些外甥长大后,姐姐给他们织的毛线衣好看得多了,我那件三个颜色的毛线衣根本用不上。不过毕竟是自己第一件来之不易的毛线衣,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也有了留着小时候的一些物件当作纪念的想法。

时间又过去了几年,自己从学校出来后就开始了天南地北的漂泊生涯,只有到了冬季年底时才能回到家乡过春节。而那时母亲也老了,加上对这些儿女的牵挂,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所以每次回家时我都尽可能地好好陪陪她。在那些冬天的寒夜里,煮点甜酒,围着炉火,跟她聊聊过去的那些童年旧事,而母亲也总有太多的感慨。有一次聊到那些年养猪崽的辛苦以及那件毛线衣时,母亲不禁又叹口气,还是带着满脸的愧疚说,“唉,当初我只要多买一点点毛线你就不会穿着一件三个颜色的毛线衣了,每次想到你小的时候只能穿你哥哥留下来的衣服就觉得很心疼你。”我听着,止不住地热泪盈眶。

还好,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的飞速发展,家乡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虽然自己没有在家,但是母亲的衣服鞋袜什么的几个姐姐都打理得很好,母亲里里外外的衣物也不再是之前的旧衣服了,毛线衣,羽绒服,棉袄什么基本都是全新的,再也不用担心那冬天的寒冷了。

只是因为年轻时过工劳累的缘故,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就是洗衣做饭等简单的家务事也没有力气再去做,在2001年我就辞工回家没有再外出,在家里照顾了母亲一年。可母亲多年过度劳累的身体还是没有抗过病痛的折磨,在那个水瘦山寒,黄叶飘零的冬日里,年仅65岁的母亲还是带着她病痛和太多的不舍离开了我们。

母亲去世后,第二年我也离开了家,继续开始了在外面漂泊的生活。时光匆匆,眨眼又是十几年过去,当自己在外面基本稳定下来后,在前几年就用一点点积蓄把家里的老房子推到重修了。在清理家里的那些旧物时,我在那个读书时期用的红色木箱里又翻出了小时候的那些物件,当看到那件三个颜色的毛线衣,想起过去母亲的点点滴滴,一时间悲从中来,再一次泪流满面。

                                                                                          ——2023年于越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431评论 6 54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637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555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900评论 1 31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629评论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976评论 1 32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976评论 3 44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139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686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411评论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641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820评论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3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7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362评论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604评论 2 38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还是个小小黄毛丫头的时候,就认识一个姨。姓张,因为我的母亲也姓张,所以张家湾里的人好像都是俺亲戚…… 我很野,也...
    梅子_9c81阅读 808评论 6 15
  • 铃······ 一件清澈的铃声响却了沸腾的校园。同学们马上回到教室,等待老师来上课。今天正好考语文。屋外刮着风,坐...
    我乖不乖啊阅读 863评论 0 1
  • 大家说现在过年没有以前的感觉了,因为以前过年期待新衣服,有红包,有鱼有肉,现在这些都不新奇。以前幸福很简单,现在简...
    今夕何夕风醉月迷阅读 324评论 0 9
  • 国庆第一天,什么地方也没去,就在家里带着孙子玩。在整理家什时,发现一个布袋里装下的照片有好几百张,每一张照片都勾起...
    华华0241b51def6e阅读 253评论 0 3
  • 第二集 1 从相亲,定亲、接八字的程序中。择定1962年12月20日,为迎娶吉日。 父母为我和女孩的婚事,张罗了近...
    胡光星阅读 709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