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苏东坡,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有二点,一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大家,二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婉约绝唱;还有就是一到西湖,就自然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不管是到哪座山,都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就算做饭的时候,偶尔也会想起”东坡肉“还是不错的。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对苏东坡片面的认识。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让我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传奇人士,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可以说是一位在在多个艺术门类当中,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时政公文,书法绘画等方面,几乎都能够做到顶级的一个人,而且他还是一位尤其对兄弟、对妻子有情有义的好人。
01 苏东坡的生平
苏东坡生于1036年,童年的时候苏东坡,生活在四川眉州,他的祖父叫苏序,生苏东坡的时候苏序63岁。他6岁苏东坡开始入私塾,10岁就开始写诗文,也属于是神童级别的的。
苏洵、苏轼、苏辙传称三苏,他们一个大家里边出来。
东坡的爷爷苏洵,大字不识一个,这个老老苏,酒量大,酒品好 ,为人特别好。
苏东坡的爸爸苏洵,在生苏东坡之前也不怎么读书,他在27岁得了苏轼,不知道为什么得了苏轼以后,苏洵开始认真读书学习,打算考取功名,结果考不中 ,他每次都考不中。
苏东坡一生经历了三朝皇帝:
第一代宋仁宗是宋朝最好的皇帝,这个人励精图治,能力也很强,是一位明君。
第二代宋神宗是一个心地善良,野心勃勃的年轻皇帝,宋神宗在位的时候,王安石变法,这一运动就是整个北宋国运的一个转折。
第三代宋哲宗,林语堂先生在书中直接叫他”18岁的呆子“,这时是章惇他们当道,后来苏东坡他们这些人都被打击了。
苏东坡刚出道当官的时候,就是宋仁宗年代,政坛上活跃的都是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可谓是群星璀璨,一股正气统领在朝堂之上。
随着王安石变法失败,到最后章惇当道,他们大部分人就不干了。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苏东坡去世,享年65岁。用现代人观点来说,65岁,算是英年早逝,但那个年代,70岁已是古稀。
02 兄弟之情
苏东坡弟弟叫苏辙,轼是那个车的前边,辙是后边,辙是后边的印子。寓意两个兄弟一个在前面走一个在后边跟着,而他们兄弟俩确实是好了一辈子,苏东坡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情诗,但其实是他怀念弟弟,给他弟弟写的。
有一年,他们兄弟准备要应试,在出来应试之前,按照当时的习惯,要先结婚。18岁苏东坡娶了王弗,王弗当时15岁,比苏东坡小3岁;弟弟苏辙16岁,娶了一个比他小2岁的妻子,兄弟二人同时成亲。
他们当时住在东都,就是河南开封,住在皇都里边,考试非常轻松,这兄弟俩一考就又同时考上了功名。苏东坡当时被欧阳修看中,然后得了进士及第,弟弟苏辙考了十三名,也是很不错的成绩。
后来,苏东坡带着妻子和第一个儿子,跟着自己的弟弟还有弟媳、老父亲一块走三峡进京城开封,买了房子定居下来。
当年仁宗殿试看了他们的文章,说已经给后代选了两个宰相,就是苏氏兄弟,可见他们两个人都是被黄帝认可的宰相之才。
在仁宗时期,苏洵也得到了官职,而且不是经过考试,是经过举荐,任校书郎;东坡派了一个官职是凤翔府判官,到陕西去当官了。苏辙也派了一个外地的官,但是因为老父亲一个人在京城,所以他就留在京城陪老父亲,说明东坡这个弟是重亲情之人。
兄弟俩感情很好,苏轼到郑州上任,两兄弟人生第一次离别。苏东坡还写了很长的诗,来纪念这件事,其中有一句非常有意思,让人产生画面感,他说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意思就是山隔着,远远地看着苏辙越骑越远,那个乌帽一会冒出来一会下去,就这样走掉......
后来苏东坡被调到山东密州的时候,在那儿写下了《水调歌头,》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那个时候他的弟弟跟他离得也不远,也在山东做官,在苏东坡看来,咫尺若天涯,他仍然要用诗歌抒发兄弟相思情。
60岁的苏东坡,被贬去海南,苏东坡以为此去完蛋了,跟所有人告别,在雷州跟弟弟子由见了最后一面。
苏东坡临终前,嘱咐他们的儿子说,要弟弟子由给他写墓志铭,要与妻子合葬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他要永远跟他的弟弟在一起。
03 夫妻之情
1064年5月,他结婚10年后的第一任夫人王弗去世了,两个人感情很好,苏东坡很尊重他的妻子,又过了10年以后,苏东坡写了那首非常著名的也是我个人很喜欢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次读书,才知道关于这首词的一些故事。其中有一句”夜来幽梦忽还乡“,原来是因为苏东坡在回乡给王弗和他的父亲苏洵办完葬礼后,再也没有回过四川眉山,所以他说”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是缘于苏东坡在他父母陵墓周围种下了三千棵松树。
这首词虽说是他悼念亡妻的,但人类所有对亲情的怀念,都与这情相类似,我悼念已逝去的亲人,常常想到的就是这一句,生死两茫茫,不相量,自难忘。
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朝云。朝云是原苏东坡在西湖杭州收的一个丫鬟,后来就升格做了苏东坡的妾,在黄州的时候,朝云给苏东坡生下了一个孩子,苏东坡还为这个孩子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就是笨一点没关系,最好是无灾无难就好了,但是事与愿违,朝云的这个孩子只活了十个月就去世了,夭折了。
朝云是非常聪明可人儿的女子,一直在苏东坡的身边,朝云为什么对苏东坡特别重要。因为这个人有文化,而且有幽默感,跟苏东坡特别投脾气,有一天苏东坡问全家人吃饱了,往那儿一坐 ,拍着自己的肚子说,你们各自说说,我这肚子里有什么,然后儿子们就讲一肚子学问,一肚子才华,一肚子诗文 ,讲了一大堆苏东坡都不满意,然后朝云在旁边讲,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说这个说得好。
有时候,在文人的心里,不合时宜,也许就是他抒发情感有原由之一。只有懂他的人才能理解。
03 苏东坡与黄州之缘
苏东坡与黄州有紧密关系。徐州有一个黄楼,就是苏东坡修的,金木水火土,土属黄,所以用这个黄色的楼代表土性来镇水,这是为了抗击水灾。
在黄州,他发现老百姓不会吃猪肉,苏东坡就教当地的人做东坡肉。
他跑到不远赤壁去玩,写了前后《赤壁赋》。
在《赤壁赋》里有一个观点,应该是苏东坡首创的,他说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呢?无主,江上的清风和山上的明月,谁是主人呢?无主,归谁呢?闲者得之,谁有闲就是谁的。这观点我也非赞同,像我们住在黄山,有很多人一次都没有去上过黄山,而远在外在的人却一次又一次来上黄山,你说黄山是谁的?是那些上过黄山的人,而与这些居住在黄山脚下却没有上过黄山的人无关。你有闲,你才能够获得山间之明月和江上之清风。
《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在黄州写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而苏东坡就在这儿才成为苏东坡,而以前并不叫东坡。
苏东坡一生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比如人们说的苏黄,指的就是苏东坡跟黄庭坚,两个人都会写词,而且写得都非常棒;苏东坡跟辛弃疾、欧阳修也是好友,写散文都能写进唐宋八大家,在画画方面,苏东坡跟米芾也是忘年交,米芾是他的小辈,一天到晚给苏东坡题字。
说苏东坡,一定不可以不说他与黄州的事。
苏东坡一生,虽无意从政,却绕不开政治。但历史终将过去,苏东坡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经久不衰,文学不死,文化常存。
《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先生,也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说写苏东坡传 ,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据说他去美国带了好几箱子的书,全是关于苏东坡的史料,因为他觉得写《苏东坡传》,简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享受。
我是韩荆:《齐帆齐微刊》签约作者。
非专业钢琴迷,每天运动,偶尔远游。
深爱有温度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