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半,早睡的我睡得正香,突闻闺女的一声爆哭“啊......那那那个要放在地板上,不能放桌子上......啊......”。我赶紧搂过去,“妈妈在,好,放地上放地上。”轻拍,打算哄睡她。结果她越哭越凶,还踢了被子滚来滚去。我了悟般的惊醒过来,“是要尿尿吗?要尿尿吗?”,她“嗯”了一下,赶紧抱她起来去小马桶拉。解决完又抱回床上放下,但她不能立马睡过去,又开始折腾。“我要气球,我的气球”一边大喊一边哼唧还一手指着天花板。我看了一眼天花板,心里想着的是“行走的村庄”。大家练的是累品,我此刻大约经历的是闺女的尿品。
闺女四岁半了,过年期间,又开始憋不住尿了。有时候是不愿意去尿,宁愿憋着,但又憋不住。有时候是忘记尿,都快尿出来了才想起来,厕所跑不赢。最高纪录是一天换了6条小内裤!晚上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像昨晚那样被尿憋得像是睡梦中遇到麻烦事儿的情况是经常有的,偶尔会直接叫醒我说要尿尿。前者只能我帮忙,后者可以开灯让她自己去完回来接着睡。
之前看了书单《善解童贞》,里面也提到孩子的排便问题。关于尿裤子,尿床,夜间排尿,排便问题的自我修复,都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角度给出了答案。知是一方面,行是另一方面。面对孩子尿湿裤子,我虽然能做到当下不去责怪孩子,但是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以及事后和其他家人说起这事儿,都暴露了我依然不能平静坦然的面对孩子的排便问题。
所以,孩子白天不能自如地控制排尿,晚上不能平静地醒来喊尿,是孩子尿品的表现。而我,不能自然地面对孩子尿湿裤子,尿床,夜间尖叫醒来的情况,也是孩子尿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需要和孩子一起,来养成良好的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