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没有同伴,游荡孔庙之后的歇息途中顿觉索然无味了。
曲阜之行之初,除了刚开始的逃离家之羁绊的快感之外,并没有过多的愉悦。加之没睡好,挺疲惫的。
然后积攒的便是对这孔礼之乡文化精神的赞叹,即便随便一个门头店所取的名字,都靠上了儒雅。
除此,十个字里面便有一个我不认识的,我的个天。终于看到了自己这个井底之蛙的水平。
第三,保留的古代建筑文物以及参天的树木,汉石壁画、清匾明碑、唐槐宋杏,使我汗然与钦佩。
第四,周王汉武,明朱清乾,等等三皇五帝般壮辽阔的人物,对孔子儒学的敬仰膜拜。
最后,孔子及其学派后裔的壮大发展,又绵延出二十派别,厉害了我的鼻祖,们!
以上,为孔庙。
然后,孔府,我去也。
孔府,借用陌生游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道一道槛。
有专门办公的场所,接待圣旨和来客的场所;有自己住的地方,孩子住的地方,女眷住的地方;还有招待来客和吟诗作对的套间,有学习诗书礼乐的套间;有家训的处院,还有私塾的处院,不一而足。
府者,大也。
然而,孔府并非孔子的宅邸,而是其世袭衍圣公及后代的住所。
最后,孔林。谒拜孔子墓。
墓虽然修得并不气派,但占地面积奇大。
孔子和其儿子孔鲤之墓都奇大,可以用辽阔来形容。我甚至猜想是不是像古代帝王般,随葬了部分祭品。
墓是土墓,郁郁的长满了鲜嫩的草。已入清秋,也难得见这么嫩的草。
孔墓旁还设了间房,为子贡守墓之所。因其他弟子守墓满三年而去,而子贡伤情过甚又增三年,遂,后人建廊房以记之。
另一些林地上葬着孔子的其他后人,有碑的没有碑的,姓甚名谁,大多是古文,奈何我无从考据。
孔林太大了,有些乏了,我想去下曲师大。
Bye, 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