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都期许自己的孩子主动学习,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并主动学呢?我们家长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让孩子认为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学习,做别的事情比如说玩电脑、看电视,玩积木等等很专注,可是一学习孩子就拖拉、磨蹭不想学,家长很是苦恼。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苦啊!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孩子和我们大人不一样,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完全跟着心走,没有更多的理性思维,只是做简单的苦乐辨别。他们的心是用苦乐作为抉择,凡事跟着心走。凡是快乐的要,会继续;凡是痛苦的不要,会拒绝。他不是拒绝那个事儿,他是拒绝那个事儿带来的痛苦。从孩子懂事起我们父母就给孩子灌输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比如“头悬梁,锥刺股”、“苦海无涯,苦作舟”。。。。。。你说,孩子能喜欢学习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下棋呢?因为乐呀,乐在其中。为什么有的孩子会突然爱学某个学科呢?因为乐呀,他在其中找到了快乐。同样,为什么有的孩子突然不爱学英语了,怎么学都学不动,甚至都不想上英语课,为什么?因为英语给他带来什么感受了?痛苦。没等进课堂就痛苦了。我记得我小儿子5岁的时候,带他去回声馆看书,他非要学机器人,闹得不能行,就给他报了一个,在那组装机器人。有一次,他要组装一个大型的螳螂,我在旁边坐着等,,他从下午2点到8点,我都累得腰酸背疼,人家老师要下班了,劝他下次再做。就是不走,直到做完。足足用了六小时。事后我分析这件事情,是什么原因,让一个5岁的孩子,一动不动的坐这么久,就是乐呀,他在组装机器人过程当中找到了乐趣,并乐在其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
二、善于激发和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孩子爱上学习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会刺激孩子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孩子有了兴趣,就会乐学、爱学主动求知。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孩子一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活动时,态度就积极,心情就愉快,思维就活跃。当孩子充满乐趣地从事学习时,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他们都觉得是快乐的。
家庭教育常说的一句话,有一种冷,是你觉得冷,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你都认为学习是苦的,为什么让孩子去做。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喜欢学习。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让他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让他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 ”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让孩子感受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