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写作,也称意识流写作,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语言写作手法。据说思维一旦不受控制,就会像水一样流动,故称之为“意识流”。
其实,“意识流”这种文学样式最初被称为“内心独白”,多以表现人内心活动中所呈现的印象、记忆、想象、直觉甚至是幻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所著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就是意识流作品的一篇代表作,他亦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被称作“意识流”写作的鼻祖。
意识流小说家们笔下的潜意识活动往往是抽象的形象,语言模式也常见自由联想、颠倒时序和内心独白等表现方法。“内心独白”就是意识流小说中主要的叙述方法。
典型的意识流写作,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故事大纲和文章构架,只需要桌子上的一沓纸、一支笔。任意选择一个问题,顺着自己的思路,可以不计较语法和主题,不加修饰地写下头脑中各种想法,中间不要刻意停下来思考,也不要停下来修改错字和病句,就是不停地写下去,及时捕捉下脑子里闪过的任何一个念头即可。
当信马由缰的意识流依附于当下戏剧性的现实,相互交融下自然而然就构成一幅幅飘忽不定的影像,这些飘忽的影像又随着意识而迁移、转换,从而形成了意识流效应,表达出作者的独特观点和见解,释放作者的内心感受。
接近于理想的表达,都是自由表达,由于意识活动的无逻辑性和随意性,这种表达手法往往打破了传统文学作品的条理化和规律化,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常出现时空的颠倒和跳跃。通过自由联想,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线条和多透视的立体结构。
坦白来说,非结构化写作可能会导致文本逻辑性较差,虽然下笔写的是内心独白,但在一定时间内要这么不停地写下去,还是很考验人的。尤其刚刚开始练习时,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话,或错字连篇,甚至出现乱七八糟的语法,或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写作过程,即便是在顺手涂鸦,至少可以通过写下的文字看清自己思维中零碎、习惯和肤浅的一面,久而久之才会渐渐对某些点产生深刻的洞察和理解。以此让灵感自然流淌,应用这种方法来发掘内心深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