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陈松松/文
今年的贺岁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确实是部非常精彩优秀的电影,它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很有视觉乌托邦的效果,它有对美的感受,但是它本质上来说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如果是寓言故事的话,我个人认为本雅明,他对寓言故事的两个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要呈现美,还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是对美的表象的破坏,第二是对忧郁的艺术表现,这样才能保持这个文艺作品是不落俗套,是不娱乐至死的。
当然我对新生的事物并不那么苛责,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哪吒》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我不会浇创作者的冷水,中国电影也确实应当发展,世界电影都应当发展,但是呢,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它需要有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精神内核,但我据我所见,这个电影对矛盾的认识并没有那么深刻。
如果按照网络上大部分人的分析和见解,那它应该是仅仅触及到国家方面的一些矛盾,也就是中美矛盾。
英国有一部著名的政治喜剧《是,首相》,它里面说的国家只是由敌对部落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当然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国家,但是这确实是和大部分国家的现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说你不能完完全全地把国家当做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
符合国家绝大部分人的意志才是国家的意志,而并不是国家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自己有一个意志,这就是不对的。
所以说中美矛盾并不是表面上的两个个体之间矛盾,而且这两个并不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所以说中美矛盾应该是背后的诸多矛盾之间的集合,这些矛盾包括意识形态之间矛盾,还有政治经济矛盾,所以说如果然这部电影是按照网络上那些人的分析的说法,仅仅触及到中美矛盾,那未免有些太过浅显。
比如电影里面讲的申正道办的民办学校被打击,这应该是仅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而不仅局限于一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说这个饺子导演可能他的格局还要比网络上分析那些人还要更高一些,但是这也就更好的说明了这个电影没有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物发展逻辑和叙事逻辑,他的讲述的故事是顺风顺水的,但它里面的虚实内核也是暗线,如果是仅仅说中美矛盾的话,这样也是一条非常完美的暗线,当然对矛盾方面不深刻,而且它还是一条叙述完整的暗线,如果这样的来说,还有一部分不是讲中美矛盾的,所以说可能还有一定的割裂感,但是这并不仅限于此。
接下来我要讲更深层的一些问题,就比如说黑格尔他有一个主奴辩证法,主奴辩证法当然是有问题,有缺陷在那呢,他假定了一个绝对精神作为人类主奴关系的终极,但是实际上马克思说我们人类社会是矛盾推动发展的,而并不是这么一个什么主奴关系这样推动发展的,所以说黑格尔辩证有局限性,他的辩证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它是继承了精神分析学,然后造就了这样一个辩证法,所以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就比如说这样的主奴关系,在精神上体现还是非常正确的主动关系的精神体现。
哪吒正处于愤怒奴隶阶段,这个阶段主奴关系中人的劳动行为与非他自由意志的被否定。就是绝对否定带来绝对自由的阶段。绝对自由就是精神终终极阶段,就是人精神的完全自由。
这个阶段是黑格尔从德国社会中分析出来的,虽然也并不是完全适用,但是在这部电影里面我们看哪吒就完完全全符合这样一个愤怒奴隶阶段,他没有做到自我意识的觉醒。
黑格尔的很多辩证法被马克思吸收去了,马克思也认为人精神丰富程确实是人觉醒自由意志的过程,但是并不是像黑格尔所说人有一个精神的终极阶段。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就是除非人类灭亡,要不然人类就是永远在发展的,只要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他就不应该到达一个发展的终点。
虽然哪吒掌握了物的独立性的一面,然后也否定了主人的独立意识,但是他本身没有做到完全的自我意识觉醒,他只是做到了绝对否定阶段,没有做到迫使奴隶觉醒自由意志阶段,所以说这里就是哪吒没有完全独立的意识。他没有完完整整独立人格,完完整整的独立性,他很很容易被人引导,被人诱骗。
比如无量天尊就把他诱骗去打龙族,但他父母复活后告知他这是无量天尊干的,他又跑去打无量天尊,他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也没有冷静思考到底是谁造成了他的悲剧,他对矛盾触及不深刻,哪吒认为要么就是龙族杀了他爹妈,要么就是无量天尊杀了他爹妈,他永远只认为是一个具体的人杀了他的爹妈,尽管这是真实的,但他没有触及到更本质的,真实的是表象,你要触及到一些抽象的本质,这样才是更高级,更深刻的精神内核。
而本质这种东西就是要他追究到社会制度方面,就是封神制度,它就是具有强烈的等级色彩的一种制度,它就像古代的皇帝制度,你看皇帝把你父母杀害并抄家了,实际上你父母并没有犯什么错,确实父母的死跟皇帝这个具体的人有关系,但更多的是跟皇权这样的一个制度有更多的有关系。
人是社会属性的,在封建地主私有制的制度下,人就会具有自私的社会属性,而且皇帝在这种社会中被赋予决定一切的权利,再加上他自私的属性,他可以集天下之财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所以也可以为了自己的私欲随意杀害和嫁祸给别人。所以操纵无上意志的无量天尊就可以随意地处置你,这也就是黑格尔主奴关系在社会层面的颠倒。
这部电影做的其实不错,除了它的忧郁精神内核做的不太好以外,他对本雅明要求的艺术对美的表象的破坏处理得还是挺好的。
我第二遍观看的时候,发现在电影的最后没有把无量天尊打死,除了哪吒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彻底的革命精神,还表明革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哪吒对主要矛盾没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和认识,毛主席在《矛盾论》里说要抓住主要矛盾。他一直在打龙族,打天尊之间绕圈子,他就没有想过更根源的:到底是谁在害他?
因为推翻了一个皇帝,还会不会有下一个皇帝?当然会。但是因为有下一个皇帝就不推翻这一个皇帝了吗?还是需要的。他既没有看破制度的枷锁,也没有去把反派无量天尊杀死,来个庸俗的爽文小故事,可谓是一点革命成果也没有取得,他没有把元始天尊杀掉,反而他让他逃跑了,母亲仇也没报。
他可能只是认为这个天尊是坏的,然后就去杀他,但是他没有把握住矛盾的核心点,这个天尊是要压迫他们,把他们都当作材来提升阐教的实力,所以说阐教这整个贵族集团都是他的敌人,不止是无量天尊坏这么简单,而是阐教贵族集团压迫者与被压迫的陈塘关百姓、妖族、龙族等的矛盾,所以哪吒父母对这些方面的认知也比较幼稚,所以导致哪吒的认知也很幼稚。
哪吒的父母还想唤醒那些捕妖队去救落入天元鼎里的他们,那些捕妖队也是高高在上的仙人们,他们也能从无量天尊炼化的被压迫者的仙丹里分得一杯羹,他们肯定不愿意帮他们,没有必要帮忙他们,他们也没有展示出绝对胜利的实力,也没有倒戈的理由。
那些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利益联合体,就是分的少的分的多的区别,这又要说到镇压型国家和自由国家的理论了,哈耶克的国家理论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虽然无量天尊是拿到最多的好处,最多的利益,但是很多阐教弟子也分到了仙丹,他们是一个贵族联合体了,一起压榨陈塘关的百姓,所以说封神世界观是自由国家镇压型分布形成的镇压型国家,所以说妖族是被整个贵族联合体分食了,而不是只有无量天尊一个人。
哪吒相当于革命成果就没有彻底做到,就把下层全部发动起来了,但是那贵族联合体没有从顶部或其基石打破,也没有彻底不承认这些阐教贵族,所以说革命不够彻底。
不是说这个电影里面说他成长了,他就成长,真正的成长是他能认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不应该只有简单的善恶观和是非观,只是简单地分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样的哪咤怎么能算成熟呢?
很多电影把阶级矛盾刻画成善恶之间的对决,并不是被压迫者全都是像白莲花一样的好人,压迫者全是坏的掉渣的坏蛋,而且善恶更多是一套主观的东西,没有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通过不同的视角就有不同的善恶观。
首先,我们要明白,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善恶。就像电影里一样,地主阶级中固然有压迫剥削的行为,但也有地痞流氓这样的“流氓无产者”。这说明,阶级矛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善恶来划分。
电影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那些天庭里的神仙,整天想着杀人炼丹,压迫龙族和妖族。这让我们明白,反抗不公,并非仅仅因为对方是“坏人”,而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触及了我们的底线。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毛主席的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就像蒋介石曾被称作人民公敌,但最终还是人民说了算。这说明,善恶的界定,往往取决于立场和角度。
电影中的阶级矛盾,被简单地换成了善恶对立,这种价值观实在不敢苟同。它会让小朋友误以为世界非黑即白,而实际上,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阐教这个利益联合体整个的都是这样压迫者的秉性,只打无量天尊这一两个人是不够的,不打龙族的12金仙,他们也是吃过妖族炼成的丹的,所以要整体铲除。
哪吒所谓的觉醒说他有反抗精神了,要去闯一闯,但是他这种就是冲动的反抗,这种情况都不知道要闯谁,他这样只能去闯祸,哪吒如果只有肤浅的觉醒的话,他母亲被无量天尊杀害了才知道无量天尊是坏蛋这样的觉悟的话,等他认清整个阐教都是敌人的时候,他亲朋好友都不够死的,所以这也不是真正的觉醒,所以,整部电影只传达出了“你打我,我就打你”这种庸俗的反抗精神。
把深刻的美学内涵变成一部爆米花电影,虽然能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但剧情的虎头蛇尾,让人不禁感叹:这样的故事,真的足够精彩吗?
或许,第三部作品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但至少目前来看,第二部作品在哲学内核的丰富上还有待提高。
总之,看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更是思考。让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不忘审视现实,理解阶级矛盾,明辨善恶真伪。这样的观影体验,才更有意义。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