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六的课而了解到赵周老师,了解到拆书帮,也因为拆书帮了解到一种新的读书法叫便签读书法,并在最近上了赵周老师的网课,进一步了解更有效的读书方法。
以前读书,都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然后尝试去划线,记笔记,恨不得每一个重要的点都能够记在自己的脑海里。但这么辛苦地读完一本书后,成效去不好,别人问你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的时候,你好难才能讲出一两个重要的观点。而再讲到这些观点对你生活的影响的时候,那更是难上加难。总结了下最近看到的大家对读书存在的困惑有以下几类:
记不住
没时间读
书太多不知道从何读起
读了好多书生活还是没什么变化
读了好多书还是很迷忙
怕跟不上别人,买了好多书,却发现读不完
还有其它各种情况我就不一一列举,而用在自己身上,我在没有读赵周老师的书前,也是很乱,感觉是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不能呼吸,每天都去看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会慌,别人说什么都觉得有道理,都觉得对,所以你很难看清究竟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昨晚听了赵周老师的课,对自己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清晰的认识,我把这些内容做成了思维导图,希望自己的输出可以加深自己在这块学习上的认知。
知识太多,对你有用的才是重要的。在这节课里,我觉得对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便签学习法,所谓的便签学习法,看下面这张图就够了。当你读到某些特别触动你的章节或者段落时,尝试用I,A1,A2的便签方法把这个观点跟自己的经验去进行碰撞,从而为自己所用。
这里面的I,A1,A2的意思分别是:
I: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一下书中片段所讲述的知识。
A1:是指结合书中的知识,联系自己的以往经验,并写下来
A2:是指以后自己要怎么做,必须是具体的行动计划
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我们都习惯了之前的读书方法,而便签读书法更多的是让你把书中的观点跟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这个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所以,它需要我们抛弃过去以为看完一本书就是完成一件任务的心态很不一样。用便签读书法,你不一定要看完整本书,只要里面有哪一些内容触动了你,给你带来新的思想碰撞或在未来的生活能为你所用,那这本书对你来说就是超值了。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是一朝一日的事,它需要我们有大量的阅读,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触类旁通,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我们从一本本的书籍里去探索去发掘,我们才能搭建更稳定的知识体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