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越低的事情,越不容易办好,因为很难做到“走心”。
刚一提笔,很多思绪蜂拥而至,令我苦恼的很。
于是,我不断地将思绪拉回,想把注意力安放到笔端,可是一会功夫,我又被自己的想法所淹没。
细细端详,这个状况,想必不少书法初学者都有遭遇过。
在我研习了正面和冥想课程后,才了解到,我所“遭遇的一切”都是正常现象,因为大多“凡人”均为如此。
除非是“得道高人”。因为他们禅修已久,“静心”能力非同一般。
我问了下孩子,孩子也常有走神的情况。
我曾目睹近三十名孩子的书法研习情况。同样的起点,均是初学者,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研习,书法作品之间的差异就非常明显了。
有的孩子进步显著,基本能够掌握老师所强调的要点,临摹得有模有样。而有的孩子呢,不仅横竖不直,从哪里起笔,和行笔须至何处,都把握得不准。
除了孩子本身临摹能力差异外,更主要的是专注力的差异。有的孩子看似坐在教室听课,实则心没安放在那。
经和妈妈交流了解到,这些写字进展缓慢的孩子平日学习成绩也太好。看来,专注力成了孩子学习成绩越落越远的主要原因。
据研究报告显示,对于初高中生或年龄更大些的群体,半数时间里,他们的心跟正在做的事情并不在一起。
书法上手简单,动笔即可,不关乎智商,恰好这点对研习者是个极大的考验,因为眼到心到手才能到。
为何我们集中注意力是如此之难呢?
曾听身边的同事讲过集中禅修的故事:
“一群陌生的人群,千里迢迢来到上海,集结在庄重的禅修中心,双腿交叉坐在垫子上,凝视白墙。可是,有的人两三个小时后仍入不了“定”,实在忍受不了被自己的想法所淹没,于是冲出禅堂,那样子就像头发着了火一样。”
为何我们的大脑如此忙碌呢?
大脑的生理功能本就是思考,要让自己放下思考来享受当下实属不易。
在练毛笔时,正因为不需要像解数学难题那样深度思考,因此容易走神。大脑从不主动休息的,于是就将我们的思考功能安放在别处,令我们陷入到关于过去与未来的故事之中。
那么,思绪万千就属于正常现象了。
我们能够改变此种状况么?可以的,因为大脑神经具有“可塑性”。
咱看看,身边就有不少人特别能够定得住,做啥事都能“全情投入”。
此类人非一朝一夕训练所至。他们或许童年起就生活得特别真实,身边环境很少给到他们压力或负面评价,或许后天有刻意“修行”,进行过正念或冥想训练。
偶尔走走神也是可以的。倘若形成习惯,大多时候都浮想联翩,那么就得引起重视了,否则很容易“误事”。
习惯是自动运作的,重复一个习惯会强化与这个习惯相关的大脑回路,让习惯变得越来越难以打破。
破除心猿意马的旧习,我提倡用“练毛笔”来进行聚焦训练,开拓新的神经通路,日积月累,养成新习惯。
“练毛笔”犹如现在广为流传的“正念呼吸”训练,前者是将注意力放在笔端,后者放在呼吸上。
新的体验会使神经细胞的能力和大脑神经网络发生变化,这是脑科学知识。
当然,练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遭遇走神,不要批判自己,将思绪拉回来即可,提醒自己关注在笔上。
若心中实在有“未解之谜”,或者情绪非常激动,请先处理问题或情绪。给自己半小时空白时间,发发呆,把这个问题想明白,然后再回到“正题”。
(为何需要发发呆,参见《为何脑科学家们极度倡导“给孩子时间留白”?这篇文章带给您答案!》这篇文章。)
同时,我们也要转变心态,从自我完善转向接纳发生在我们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一切。
若想让孩子做好自我接纳,那么家长平日需要做到尽量少评判孩子,尤其是减少或杜绝负面标签的使用,为了不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
心理学家曾说过,孩子的专注力问题一般是家长造成的。我深以为然。
在训练时,请告诉孩子:
“专注在写毛笔这件事上的确有些难度,但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每个人都有过思想走神的感觉。但我们将思绪轻轻拉回,感受笔的力量,专注在自己的字上面。我们对自己的每一笔都保持好奇,这样就够了。”
孔子、王阳明、曾国藩都是知行合一的圣人。知行合一,也是身心合一。只有心到了,行才可能至。
请将“毛笔训练”作为孩子健心健脑的必修课吧!
您对练书法、知行合一有什么感悟呢?欢迎在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