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诸葛亮听说曹休兵败,魏军东下,关中空虚,又要出兵击魏。群臣大多不赞成,诸葛亮再次上书刘禅说:“先帝深虑汉、贼不能两立,王业不可偏安,所以托付臣讨贼。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然知道由我来主持北伐,才干和实力都不如敌人。但是,不北伐,王业也会覆亡。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北伐!所以不再犹疑,托付给我这项重任。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想如果要北伐,必须先平定南方,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我不是不爱惜自己,而是深知王业不可偏安与蜀都,所以冒危难以遵行先帝之遗愿,而议论的大臣们却不赞成我的计划。如今敌人疲敝于西(指二月北伐),又征战于东,兵法说要‘乘劳’,乘他疲于奔命之时,我们就要进军出击。谨将我的看法,陈述如下:
“高帝明智如日月,其谋臣深不可测,但也是经历艰险,身披重创,然后才转危为安。如今陛下不如高帝,我不如张良、陈平,而想要以长远计策取胜,坐定天下,这是我所不能理解之一。刘繇、王朗当初各据州郡,高谈安邦定国的大计,动则引用圣人语录,但满脑子都是各种疑虑和困难,今年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兼并江东,这是我不能理解之二。曹操智计殊绝超人,用兵可以媲美孙子、吴起,但是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于伯山,殆死于潼关,然后才勉强安定一时。我的才能微弱,反而要想不身蹈危险,就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之三。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反叛,委任夏侯渊而夏侯渊败亡,先帝每每称赞曹操才能,而曹操也有这样的失败,更何况以我的低劣,怎么能要求必胜呢?这是我不能理解之四。自从我到汉中,不过一年时间,而名将接连逝世,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以及曲长、屯将(军队分部,部下分曲,曲下分屯)七十余人,突将、无前(都是打前锋的)、賨叟(叟就是兵,賨人兵)、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都先后死亡,这些都是数十年间积累起来的,全国的精锐,不是一州多能产生的人才,如果再过数年,将损失三分之二,那时候再用什么人来与敌人作战呢?这是我不能理解之五。如今确实是民穷兵疲,但是,事业不可停息。既然不可停息,那行动还是等待,付出的辛劳和费用都是一样的,既然一样,不乘虚出击,难道要以一州之地和敌人比拼持久吗?这是我不能理解之六。时事局面是最难预测的,当初先帝败军于处,曹操拍手以为天下已定,没想到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斩下夏侯渊头颅,这是曹操失策,而我们成功。然后呢,又发生东吴叛盟,关羽覆灭,秭归挫败,曹丕称帝。凡是如此,难以预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弊,不是我所能预料的了。”
十二月,诸葛亮引兵出散关,包围陈仓。陈仓已有防备,诸葛亮不能攻克。诸葛亮派郝昭的同乡靳详在城外游说郝昭。郝昭在城上回答说:“魏国法律,你是知道的。我的为人,你也是知道的。我深受国恩,家里人口又多,没什么话说,一死而已。你回去告诉诸葛亮,直接来攻吧!”靳详回报诸葛亮,诸葛亮派他回去再说:“你兵少不敌,不要自取灭亡。”郝昭说:“前面话已经说完了,你赶紧走吧!我认识你,我的箭可不认识你!”靳详于是离去。诸葛亮自以为有大军数万,而郝昭守军才一千余人,又琢磨着东边援军没那么快能到,于是进攻。起云梯、冲车,攻到城墙下,郝昭以火箭射云梯,云梯燃烧,梯上的人都烧死。郝昭又以绳子系着石磨去砸冲车,冲车折毁。诸葛亮再其百尺高架,以箭射城中守军,又运土填塞护城河,准备直接攀城而上。郝昭在城内再筑一道城墙。诸葛亮又挖掘地道,准备挖进城里去。郝昭则在城内横着挖壕沟阻截。双方昼夜相攻二十余日。
曹真遣将军费耀救援。皇帝曹叡召张郃于方城,派他进击诸葛亮。皇帝亲自到河南城,置酒送行,问张郃:“等将军兵到之时,陈仓会不会陷落?”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没有粮草,屈指计算说:“等臣到,诸葛亮已经撤走了。”张郃昼夜兼行,还没到陈仓,诸葛亮粮食吃尽,撤退。魏将王双追击,诸葛亮击斩王双。皇帝下诏,封郝昭为关内侯。
华杉曰:
张郃一句话,就是诸葛亮的全部命运——粮草,他一次出军,粮食只能支持一个多月,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他就得自己赶紧撤退,否则,回去路上吃的粮食都不够,全军都得饿死。《孙子兵法》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辎重,装备、粮食、被服、物资,都叫辎重;委积,也是物资财货。所以这军队,实际上非常非常脆弱,没有辎重要死,没有粮食要死,没有物资要死。打仗就是打钱粮,这是限制条件。而诸葛亮恰恰不具备这个条件。魏军只要不跟他打,耗他粮食,他到时间自己就回去了。司马懿后来就是这个战略来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基本上算是强词夺理,听上去似乎都对,但实际上都不可行。而其中说“则住与行,劳费相等”,打和不打的劳役和费用都一样,这就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了。因为打和不打的劳费相差至少十倍以上,战争的消耗是超乎想象的。
蜀汉君臣都不想打,但都不能反对诸葛亮。北伐,就成了诸葛亮一个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