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主题为“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为普及卒中知识,推进卒中防治工作提高居民对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防病治病的意识。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分为两大类:脑梗死和脑出血。脑梗死是脑血管堵塞,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无论哪一个,都会对脑细胞造成很严重的损伤。
预防中风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风的危险致病因素都有哪些:
1.人身体的行为因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爱抽烟爱喝酒,身体素质不高缺乏锻炼,爱发脾气易怒等。
2.身体的代谢因素
三高明显,胆固醇高,身体臃肿肥胖,收缩压高等。
3.生活环境因素
空气质量差,污染严重等类似的情况。
其中,个人的行为因素占引发中风的因素比例最高。但幸运的是,这一部分因素也是我们最好控制的。行为因素基本分为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两大类,做好这两方面,就能有效抑制卒中的发生。
四个动作防中风
1.对着空气抓手
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400下。
最好是多用左手来做这个动作,因为左手动得较少,所以大多数人的右脑缺乏锻炼,血管壁非常脆弱易破裂。多用左手,也是为了生命安全考虑。
2.没事耸耸肩
耸肩的动作大家都会,连贯起来做更好。每天5分钟的耸肩运动,既能帮助放松肩部神经和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更能疏通血液流入大脑的道路,为我们身体提供动力。
3.摇头晃脑不是病,而是治病
频率依然是每天三次,每次三十次。找一个地方平坐好,左右摇头晃脑,速度越慢越好。低血压患者建议平卧着做。
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才能预防中风。
5.按摩颈部少中风
将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这样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
文字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