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马晓佳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也忘了什么时候买的书了,最近书架上的书基本都看完了,加上最近正逢没有工作,情绪起伏比较大。桌上还放着一本严肃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每次看它都需要振奋精神,手边要备好电脑手机笔记本,随时准备查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就像上学时候上那种难懂的课。这本书很轻松,哈哈,对我来说不讲实操只讲文学和思考的书都很轻松。它正适合我现在的状态和心境,只想让自己平和,最好能把情绪百炼钢化做绕指柔,让一切淡下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这是百度百科对这个人的介绍。从学术的发展角度来说,二十世纪和现在的学术水平肯定是没法儿比,但里面很多说的对的地方,对当下仍然在自我人生中摸索的很多人来说,对每一对辗转反侧的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说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白读书和学习是多么重要,拒绝这些就拒绝了先辈们的智慧,拒绝了将来长远的发展。人类一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既然有的问题前人已经给出了答案,重要的就是吸收和发展不是吗。
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沿用我以前的阅读方法,也就是从头到尾读下来的方法,而是哪一章感兴趣就只看哪一章,觉得没兴趣的或者对我没帮助的内容一眼扫过或者压根就不看了。也可能是我觉得有些上个世纪的成果没法解决现在的问题。但我仍然从这种阅读频率中找到某些醍醐灌顶的话,振聋发聩的声音值得记录。里面说的话也可能并不正确,因为说了嘛,上个世纪的学术成果,但很多确实有吸收消化的必要,有思考的必要。
这篇文章既是读书笔记又是读后感,权当为这本书做一个私人的总结吧。
第一章 生命的意义
1. 我们只有将意义赋予现实,才能够感受现实;我们并不感受现实本身,而是感受解读出来的意义。
2.没有人能掌握生命的绝对意义,但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任何解读是完全错误的。所有的意义解读都是在两个端点之间的量变。
3. 我们能总结出科学的“生命的意义”,可以被大家用来衡量真正的意义。
4. 私人意义根本没有意义。“意义”这个词,如果只对一个人有意义,实际上就没有意义,只有能共享的意义才能叫意义。我们的行为、目标也是同理,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他人的意义。
5. 一个人所有的意义必然在于他们对其他生命所奉献的意义。
6. 成功地解决了生命问题的人,其表现就像他自发的完全理解,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关心他人,关心合作。
7. 目标确定了,成长是自然而然的。
8. 要找到错误,修改感觉模式,纠正对生命意义的错误解读,只能通过再现错误发生时的情景。
9. 我们并非受制于所经历的休克,我们只是用他们来编织自己的意义。
第二章 精神与身体
1. 人类的任何表现,都体现了心灵的目的性。
2. 拒绝排除干扰,老分神,就无法激活情绪和功能。
3. 他对考试和工作的逃避,都表明他很懦弱,有很强烈的无能感。他所有的症状都是为了排除一切他担心会失败的活动。
4. 如果儿童在外界找到一个终点,很自然就会培养、装备自己,努力走到终点,障碍就成了一路杀向成功时必被攻克的阵地。相反,如果他顾病自恋,或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与障碍作斗争上,就无法真的进步。
5. 情绪和相应的身体表现可以告诉我们,心灵将环境解读为有利或有害时,是如何运行和反应的。
6. 因为人格是一个整体,而不变的生活风格会主导所有的表现,所以情绪和感觉模式都必然和生活风格相一致。
7.生活风格:其心灵解读的方式、赋予生命的意义、对身体和环境传来的信息会做出何种反应和行动。
第三章 卑微感与优越感
1. 面对任何表现的高人一等的人,我们都可以合理怀疑他们行为的背后都存在需要极力掩盖的卑微感。
2. 自卑感有成千上万种表现形式。
3. 他的总终点仍然是“超越障碍”,但他不是去克服障碍,而是设法催眠自己(或自动催眠自己),让自己感觉优越。
4. 他不是学习如何变得更强大、更能干,而是学习如何让自己感觉很强大。
5. 自卑情结就是,个体因准备不足或无法应对,所以在问题面前坚信自己无法解决的症状。
6. 个体会尽量限制自己的行为,一心去避免失败,而不是去争取成功,其表现就像在困难面前犹豫、停滞,甚至退缩。
7.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神经症患者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自己和大环境的接触。为了尽量和生命面对的三个真正的问题保持距离,他把自己束缚在自认为能够掌控的环境中。就这样给自己造了一间小屋,插上门过日子,不吹风、不晒太阳、不呼吸新鲜空气。
8. 很幸运,我们不会轻易的穷尽生活。人们永远都在努力,我们总能发现或制造出新问题,为合作和奉献创造新的机会。
9. 一个人越正常、越健康,就越能为自己的渴望找到新的突破口,只有神经症患者才会僵化具体目标,感觉“我必须得到那个,否则就是一无所有”。
10. 他选的方式都是对的,无可指责。我们只能改变他的实际目标。目标变了,习惯和态度才会改变。
11. 他们感觉有爱上别人的危险时,就会嘲笑对方。他们嘲笑、戏弄、欺负那个让他们感觉会令自己陷入危险中去的人。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弱小感。
第四章 早期记忆
1. 任何表现形式都指向同一方向,也就是人格建构的中心。
2. 假如抑郁症患者能够回忆成功和美好的时光,就不会抑郁。他告诉自己的必然是“我的一生一直不幸”,并只选择能用来解释和证明自己一生不幸的事。
3. 只有改变生活风格,才能改变回忆。
4. 我们用一个片段进行推导、得出结论,并错误的坚信其因果关系显然客观。
第六章 原生家庭的影响
1. 对女性角色不满的母亲,其生命目标会阻止她和孩子建立良性连结。她的目标不是母亲的目标,她最在意的常是证明自己的优越。
2. 做母亲的渴望,实际上是人类追求优越、追求成圣目标的一个侧面。
3. 我们还知道很多成年人,常喜欢聊自己的病史或做过的手术,这其实是同一行为。
第十章 职业
1. 但我们总能发现,人们如果躲避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在寻求同类的帮助。他们都在以某种方式靠别人的劳动活着,虽然自己不奉献劳动。
2. 我们也不能保证,态度正确的人在生活中就能很快成功,但我们可以保证,他会一直充满自尊,不会丧失勇气。
第十一章 从我到我们
1. 我们必须不赞同一种人生观,即只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只寻求个人地位。
2. 抑郁症就像一种对他人的慢性怒斥,虽然是为了获得关爱、理解和支持,病人表现出来的却是对自己的罪过感到悲伤。、
3. 我知道只要我不反对,他就不再希望这样做了,而只要我妨碍他,他就会开始反抗。
4. 如果他感到别人都针对自己,如果他觉得敌人环伺,只能背水一战,我们就很难指望他能交到朋友,或成为别人的朋友。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1. 在婚姻中实现的爱情,就是对一个异性伴侣最亲密的情感,表现为外贸吸引、、伴侣关系,以及生儿育女的决定。
2. 在伴侣关系中,我们并不完全自由,我们要把自己束缚在合作中。
我曾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很多年了,现在症状已经治好了,但是偶尔还会有抑郁情绪。所以说里面有些话对于我来说恰如针尖对麦芒,直击我心。是的,我总是怀疑人生意义,偶尔自私,在原谅自己,打击自己,鼓励自己中不停游走,有时会幻化成两个我进行激烈的争论。有时会因为某些事情绪突然激动,反应失常。有时也会产生可笑的毁灭意识,认为生命无意义,至少自己的生命无意义,认为事物很绝对,你死我亡。
人要适时的放过自己,也要跟自己死磕。所有想不明白的道理,都别放过,所有犯过的错误,要懂得原谅,懂得重新出发。
世间所有的圣贤书都是教人向善的,积极,美好,奉献,勇敢,宽容。这本书带给我的可能不是这些,而是正面回答了人生的意义,并且让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也是照见我平凡生活中的不正常,以更客观,更积极的态度去疗愈自己身上的问题。
佛说“不执”,是大境界,顺应万物,顺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