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도시의 침묵보다는
바다의 속삭임이 좋아요”
(比起城市的沉默
我更喜欢大海的绵绵细语)
穿过下班高峰期拥挤的车流,从安静的蒙着下午阳光的小道穿梭过来,望见大海的时候,《济州岛的蓝夜》歌词正好到这一句。
今日份的大海恰如歌词所说,好看得很。轻轻卷动着波涛,像靛蓝绸布上温柔的花纹,怎么看都不厌。
今天骑自行车环海回家,距上一次做这么大胆的事已经过了大半年,过马路依旧很怂地推着车过,阳光正常两三点的炙热走过来,带着一点旺盛时期刚过的傲慢,晒得人暗自责怪自己,怎么没有带帽子出门。
好在,阳光一点点散成了晚霞,到平坦宽阔的海边也对不好的车技稍稍放了一点心。
骑着车沿着海边的路慢慢地走,去年开满松花的树今年还未长到开花的时节,柳树飘飞絮的末尾阶段还有少量的白色飞絮,有刚会走路的孩童歪歪扭扭地跑着伸手抓它。
岸边的斜坡,三两一群的人们无所畏惧地用长杆捞着海带,打着小手电挖蛤蜊(由于我也不能准确地知道那是啥,在南方人眼里,统称为蛤蜊)。今日海风不大,带帽子的女人不用分心腾出手来紧帽子,年轻的妈妈也牵着小朋友接过爸爸捞起的海带,看着她用小小的手抓着海带玩。
我看见一个男孩子,蹲在满是石子的岸边打水漂,一个石子至少能有三个大大的涟漪,慢慢地在海面上晕染开来。小的时候常去河边玩,我妈不让我下水,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岸边打水漂,用小伙伴们从河里挑拣的平整扁平的石子,打出最多的涟漪,大概是五个。但小河的水量和大海比起来,涟漪总归是瘦小又急促的。
男孩子大概是蹲累了,站起身来,动作流畅地又打了几个水漂,望着海面静立了一会儿,然后走向旁边水域里捞东西的老人家。那大概是是他的爷爷或者外公,露出水面的半个人,开心地朝他说了什么,他便安静地走回岸上,视线一直放在海里的老人身上。
大家都有事情做,只是路过的我也有了很多风景看。在这个城市养成的最好的习惯,就是能够一个人慢悠悠地逛海边,逛街道,看人群,也看自己。如果饿了,就找个喜欢的地方吃饭。
一个人的尴尬和寂寞都无法成立,眼睛可以装太多的东西,心里的郁结也都能被消解。
花费约一小时三十分钟,到达夜市。喧闹的夏天带来了夜市的旺季,旅人也好,本地人也好,一个接一个地摩肩擦踵。受到更多关注的小吃卖家也变了一副模样,手里不停地烤串、包包饭、炸土豆,洪亮的招揽顾客的话语也没有停下。
卖米糕的大爷今天来了,我固定的小吃之旅于是从三个米糕开始。到可调节辣度的冷串店挑了冷串就在酸辣粉的摊位稍作休息,等酸辣粉上来的间隙,冷串就已经消灭了一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摊位没摆桌子,吃酸辣粉的客人都是一个凳子再加一个凳子的标配。
晚风吹着路旁的树叶沙沙作响,夜晚来临的时候仿佛每个人的生活都更加热闹了。
走到夜市的最后,纠结了半天还是买了杯冰奶茶,盘算着这周舞蹈课流的汗水和骑车回家的运动量算是白费了,一边又笑嘻嘻地让卖家姐姐多放点冰。
孔子说,“时也,命也。慎使,善终。尽人事,听天命。”
到我这里就成了木讷哥哥说的,“食也,命也。”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选做些什么事的话,吃东西这件事绝对无法放弃。
携着圆滚滚的肚皮搭公交车回家,一天已过去大半。
末了,赠送一个公交车上的小故事。
“我平常花一个多小时走路回家,一点都不累。为什么就逛了这么会儿街,我就这么累呢?你们女的太能逛了,妈你下次别喊我一起了。”十五六岁的少年眉飞色舞地表达他的不解,正了正身子,开始讲别的事。
姐姐告诉你,其实我们女的,有些也不怎么能逛,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