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死后是否还能重逢
初一时第一次看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上海美术出版社蔡鲲改写的版本,彼时年岁不大,又加之改写自然没读出情深不寿,只注意到维特是个贵族,做贵族真好,每天可以混吃等死,乡间生活勾起我很无限向往,不过嘲讽的也是维特毕竟是个老爷所以才可以这么无所事事的玩耍,普通人光是能够好好活下去就已经要竭尽全力了。书中其他内容已是没什么记忆了,只记得梗概是:维特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然后自杀身亡。
看《苏菲的世界》时中间提到了这本书,于是拿出来重新回顾了一下。那是的关注点更多的在这本书提高了当时欧洲青少年为爱自杀的数量上。好在,这个自杀现象没有像世界三大禁曲一样引起大规模的毁灭,不然这本书应该也会在当时被彻底抹去。
最近看完电影“少年歌德之烦恼”,又阅读了一遍,电影里的歌德不仅帅,还有一点小皮。歌德毕竟不是维特,虽然都是失恋了,歌德写了书,风靡全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别人失恋了,名利双收,一夜暴富;我们失恋了,炸鸡啤酒,一夜暴重。
小说用书信体的方式讲述了整个故事,因此叙述时间线上非常明了,同时因为是书信体所以维特的整个人物心理变化非常直观,绝望凝固成文字交织成信件,至于绿蒂和阿尔贝特的言行举止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通过文字交给我们自己猜测。
故事剧情很简单。想来大多数少年人的情感烦恼也差不多,也只有爱而不得是那个年纪最害怕的最常见事。但是维特和一般少年人不一样的是,维特自杀了,那么提出假设:维特是不是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一句话,叫“时间会带走一切痛苦,也会抚平一切创伤”。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时间并不会带走一切伤痛,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
失恋这个事,很常见啦,大家都遇到过。寻死觅活的也不是没有,所有人失恋初期的反应都很像应激障碍,或者说就是一次小规模的应激障碍。但是它持续时间有限,一般维持3个月左右大多数人的失恋带来的伤害也恢复的差不多了,已经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但是维特不是这样,反而愈发痛苦,我不能杀死你只能杀死我自己了。开始理解为什么这本书一出来以后欧洲少年的自杀率上升了很多。在刚失恋的时候,正是心灵最脆弱的时候,模仿着维特浪漫主义的做法,倒把苦痛留给了家人。
生活,哪有那么多两情相悦,哪有那么多不早不晚。多得是一厢情愿却又不愿赌服输的人,然后如同维特一般 ,对生活只有无数的绝望,有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只是为了显得其他人是那么黯淡无光,同时告诉你什么叫“你永远得不到的人”。
此时,彭佳慧“相见恨晚”响起。既然我们不能在一起为什么又要让我们相遇,为什么要让我爱上你,在一起时有多愉悦,回忆起来一字一句像伤疤就有多悲伤。心里希望在一起,又能怎么样?很多事情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虽然写《少年维特之烦恼》时歌德年岁不大,但不管是在描写田园风关还是维特的内心挣扎上都展露出哥特式华美的诗意话语句。
人物关系的设定上,前期让我看到了徐志摩、陆小曼和王赓的影子,王赓和陆小曼有婚姻现实,王赓也深爱着陆小曼,并一直为其提供了物质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但是偏偏陆小曼更容易和诗人徐志摩起共鸣,绿蒂和维特明显更能就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事物其共鸣,聊到一块,而阿尔贝特似乎更像是处于责任完成对绿蒂母亲的承诺,当然现实中王赓洒脱的放手,陆小曼和徐志摩在一起了,而维特和绿蒂则转变为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关系了,林徽因成了徐志摩永远得不到的人,梁思成和林徽因伉俪情深,相守到老,徐志摩则空难去世,正如维特开枪自杀,而绿蒂和阿尔贝特相守到老。
每次看这本书都让我对写日志和写信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时候又可以开始写信了,虽然最近不能寄出去,但是可以先写着,以后一起邮寄出去。
故事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实在不想再读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