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在长大以后就越来越难管理了,这是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没有进行正确的培养。他们在心中对父母是不信任的,或者说说是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安全感的给予是心与心的碰撞,而不是必须每天陪伴在身边,陪伴只是能带来安全感的一种方法,但它不是唯一的方法!
小宝宝出生之后,通过不断地学习,我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回想对大宝小时候的的教育,真可谓用糟糕来形容。
1、大宝小的时候,由于年轻气盛,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投射到孩子身上,自己心情好了,一好百好,自己心情差了,孩子一犯错小则批评,大则挨揍。可怕的是当时还不自知,认为是孩子调皮事多。这样一来孩子就缺乏安全感,她不能从母亲那里得到很好的支持,就不够勇敢自信。值得庆幸的孩子还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天生乐观,我常常说她就像打不败的小强。
2、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同频共振,比如当孩子摔倒了,我赶紧跑上去说不疼不疼没关系的。疼不疼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我怎么能知道呢?正确的方法应该问:“孩子很疼吧。”如果孩子没有什么问题,他就会很快地站起来,如果孩子摔得狠,那他就会感觉妈妈是真的心疼他,从妈妈这里就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和认可感。
3、当孩子有进步时,没有大力的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当孩子做了让家长满意的事情,就觉得是理所当然,他应该这样做,如果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就认为他怎么会这样,就会大声的去呵斥他。
在对小宝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就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按照他的话去说,比如孩子到外边想吃棒棒糖,而因为家长没有给他买,她就大声的哭,我就会说:“哦,你特别想吃是吗?不给你买你心里很难受,那如果宝贝难受,咱们就哭一会儿吧。”最初的时候她可能会哭,时间长了,她竟然会说我今天不哭了,说完就和我一起走了。
因为孩子奶奶这学期身体不太好,孩子就在老家上幼儿园。爸爸下班了或者星期天的时候就带她回来!原先的几次孩子走的时候都哭得很厉害,她奶奶就说:“以后走的时候你赶紧躲起来,然后我把她骗走就行了。”我认为家长对她的每一次欺骗都会减少她的安全感。所以在孩子在走的之前我就和孩子沟通,告诉她他要去上幼儿园了,如果爸爸休息的时候就带他回来。孩子说:“不行,我不回老家。”我就说:“那我们就不上幼儿园了,待在家里吧。”孩子说:“那老师,小朋友会想我的。”(其实她特别喜欢上学,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我就又说:“那怎么办呢?你那我们就去先回去上学,你看你要上学,姐姐要上学,妈妈也要上班,等有时间了你就回来了,妈妈就在家里等着你好吗?”我和孩子慢慢的说着,孩子喝在我身上疯着玩着闹着,一会儿竟然说:“我放学就来找你哦。”接下来她和奶奶走的时候,孩子就高兴的和我说再见了。
不管小孩子。那父母要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你去干什么了,你什么时候回来,与其欺骗孩子,让他心中非常惶恐,不如让孩子知道结果,哭也哭的明明白白!如此几次孩子就知道了家长并没有抛弃他,他的心就放下了。不再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