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了《西南联大》纪录片的总导演徐蓓曾说:“杨苡先生(以下简称杨苡)不是一般的百岁老人。时代不是她的人生背景,她的人生就是时代本身。”
从这里我才开始知道杨苡,以及她口述编著而成的这本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出生于1919年的杨苡,恰逢五四运动爆发,杨苡笑称说自己“生正逢时”。
她经历并见证着沧桑巨变、栉风沐雨的中国一百年,一步步成长为一名知识女性,用她温润的文字和文学涵养,翻译了《天真与经验之歌》、《呼啸山庄》、《伟大的时刻》、《永远不会落的太阳》等经典名作。
而在她的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一书中,从她的家族发迹、家人生平到她的求学、感情之旅,我们依稀能够窥见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大群星光闪耀的人物,如杨宪益、巴金、沈从文、冰心、穆旦、闻一多等。
书中有一段对沈从文先生的描述,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是这样写的:
“沈从文去的那一次最有意思,那次不是演讲,是座谈,大家围坐在一起,轮到沈先生讲了,他半天不开口,好不容易开口了,说:“我不会讲话。我害羞。”名作家呀,怎么会是这样?”
“我不会讲话。我害羞。”
那种怕在众人面前发言,羞得面红耳热的形象立马呈现在读者面前,原来大作家还有这么可爱、畏生的一面,立马觉得自己的害羞也没有啥好丢脸的了。
后来,杨苡先生和沈从文先生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亦师亦友,以及像家人一样的牵念。
有一次,杨苡先生结婚生子后遇到Zhan时,沈从文先生去岗头村看她,叮嘱她“不能有了孩子就什么都放弃了,还是要做事”。
这些话,即使现在的我们读来,依然会觉得受益匪浅。
杨苡先生的口述,多以这种平实、亲切的语言讲述出来,就像本书撰写者余斌所说的“碎碎念”:将平凡的小日子积累起来,一不小心就成为了一大片时光的印记,既传递了“普遍人的人生回声”,也为历史提供了一份特殊的见证。
除了述事本身,书中还收录了150张彩印的珍贵历史照片,为我们定格了一年又一年的人和物。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写作这件事,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即使我们都是最最普通的人,过的都是最最普通的日子,但是用文字或者相机记录下来,有幸的话,很多年以后不经意间被人翻阅,就是一段历史,一段时光的印记。
就像书封所写的那样:岁月呼啸,美无倦意。
年岁渐长,渐渐喜欢看一些自传,回忆录,老照片,或者历史故事,这些细细碎碎的经历或者故事串联起来,可以慢慢拼凑出某个时代的剪影,对于我们所不熟知的过往,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别人的故事里,丰富我们的眼界与内心世界。
也期待等我们自己垂垂老矣,依然拥有讲好故事的能力。
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