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在怀孕的时候就出现了很严重的抑郁倾向,有失眠、食欲不振等焦虑症状。她在怀孕初期就开始严重的孕吐,并出现流产迹象,不得不躺在家里整整两个月来保胎,怀孕至四五个月,就不得不离职在家静养。
而在孕后期,她更是经常被噩梦惊醒,梦到自己被漫山遍野的婴儿追逐,那些婴儿一边大声哭泣,一边试图把她捉住吃掉。长期的休息不好让她的情绪更加低落。
她甚至开始恨肚子里的孩子,恨周围所有人,但又害怕自己的异常情绪被家人发现,被指责是一个心狠的母亲,只能保持沉默来抑制自己的情绪。
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好了成为父亲或者母亲的准备。我曾听闻这样一句话“现在什么都需要考证,唯独成为父母不需要。”
在这个什么都能培训的社会,却并没有谁能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这样和孩子相处》一书中说道:“成为母亲与父亲,需要允许一个小生命“使用”自己。孩子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像个闯入者一样理所当然地住进了母亲的身体空间内。父亲也将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夫妻的二人世界变成了父母和孩子的三人世界,生活作息要做大量调整来适应母婴的需要。”
作者刘颋颋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国家心理咨询师,曾受训于被誉为“中国塔维斯托克”的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在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治疗工作的10余年间,咨询时长超过8000小时,积累超1000多个咨询案例。本书是她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了可以实操、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空间育儿法”,来激发孩子的成长动力,成就自带光芒的孩子。
一、母亲要有自己的空间
《这样和孩子相处》中写道:“做父母,并不是养育孩子过程的单方面付出,而是我们的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新的成长机会。成为足够好的父母,不仅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足够好的成长空间,也会拓展我们自己的内在空间,养育我们内在的“孩子”,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共同成长。”
总有人将母亲困在被光芒笼罩的“圣殿”中,强调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要无条件为孩子付出自己的全部。
好像女人一旦成为了母亲就不再是一个维护自身个性与价值的个体,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整个人就要围着孩子打转。只要孩子有点磕着碰着,所有人都能站在道德至高点上批判她,这个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甚至会上升到人身攻击。
可没有人愿意生活在一座“圣殿”里,因为那里缺少温暖、缺少舒适、缺少烟火气。如果母亲不断付出和牺牲,最终,母亲就会变得空洞绝望,严重破坏母亲甚至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圆圆为了照顾两个孩子而辞去了工作,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丈夫。有一段时间,她感觉自己活得没有价值,不知道自己一旦走出家庭还有没有生存能力。她很喜欢给孩子们做烘焙食物,做好后会拍些照片发到朋友圈,慢慢地,她发现有很多朋友夸奖她的烘焙手艺,于是她就在家里办了一个小型的烘焙交流班,邀请一些全职妈妈一起探讨。虽然这个交流班是免费的,但她感觉自己的生活重新有了光芒。
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母亲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她在这个空间里感到安全、愉悦,继而才可能将自己作为母亲与生俱来的能力发挥出来。
一位优秀的母亲,她内心的空间应该是独立而美丽的。她不会住在空洞冰冷的“圣殿”里,而是将房间布置得温暖舒适、充满个性,身处其中,会让孩子和家人感到舒适和愉快。
二、如何滋养容纳孩子的空间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她在儿科医院候诊大厅遇到了让其久久无法忘记的一幕:一辆婴儿车里坐着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正哭得声嘶力竭,而旁边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母亲,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年轻的母亲多次安抚孩子未果,突然情绪崩溃,对着孩子尖声吼叫:“你闭嘴!你闭嘴!谁来管我!我也已经很累了!”
这对母子虽然身处于拥挤的医院,却仿佛周围是空无一人的孤岛,无助而绝望。这位独自照顾孩子的母亲孤独地承受多久的压力,才会对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尖叫崩溃。
如果养育者的内在空间已经荒如孤岛,那她还能有多少情感资源来养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经常会好奇地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呀?”很多爸爸妈妈会回答:“爸爸和妈妈很相爱,我们的爱结出了一个小种子,就是你呀!”
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带给内在空间最好的滋养,有一些夫妻,以陪伴孩子为由,夫妻分床,而夫妻中的一方,通常是母亲,会每晚和孩子一起睡,这种情况甚至会持续到孩子上小学,甚至更晚。如果夫妻双方的内在空间无法从亲密关系中获得滋养,就会在无形中占据了孩子的内在空间,突破了孩子的空间界限。
小李的妈妈结婚很晚,是迫于家庭和周围人的压力,经人介绍找了一个性格沉稳、工作踏实的男人,也就这样凑合着过了。自从他出生后,母亲就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他的身上,小李描述和母亲的关系时这样说道:“感觉窒息,似乎完全没有空间,她几乎无处不在。即便我已经成年了,去亲戚家吃饭时,她也要贴着我坐,不停地给我夹菜。”
他小时候很喜欢把枕头、被子,还有大人们的围巾和衣服在床上堆起来,搭成帐篷的样子,而且一定要用围巾做一个小门帘,躲在里面,谁都看不到,是他幼时觉得最舒服的环境。
他的母亲无法从自己的丈夫那里得到渴望的亲密关系,也无法从中获得支持和滋养,就开始依赖自己的孩子,不断侵占孩子的内在空间。那个小小的帐篷,就是孩子在表达内心最基本的渴望:我需要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空间!
三、如何整理孩子的“小空间”
书中提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基础,同时能够为这个关系建立稳定的边界和规则。而和孩子建立好的关系基础,最重要也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共情孩子。
作者的老师给她看了一段婴儿观察录像,整个过程只有两分钟。录像中是一对普通的母子,孩子只有六七个月大,她们在这两分钟里只是面对面坐着,用她们平时玩游戏的方式玩。
在这段录像中,一开始母亲和孩子都笑得很开心,互动的动作也很多。很快,婴儿把头偏向一边,不再看母亲的脸,甚至把小手举起来挡在自己和妈妈之间。母亲很自然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情绪,于是她把身体慢慢向后撤退一些,脸上的笑容也收起来一些,动作和声音都缓缓停下来。
过了一会儿,婴儿又把脸转向自己的母亲,手臂伸向她,发起了新一轮的互动游戏,妈妈立即回应了孩子,和孩子开始了新的游戏过程。在慢速播放录像的过程中,有些瞬间,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妈妈和孩子的表情是完全同步的。
录像中的母亲准确地识别出了孩子的情绪和需要,比如孩子有时想游戏,但有时需要和妈妈保持距离。而且她让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保持相似的频率,当孩子兴奋的时候,她也很愉快;当孩子平静下来,她也会保持平静和距离。
这段录像是对共情空间最深刻的诠释:在这个空间里,孩子本身的状态、需求被放到了核心的位置,母亲允许孩子引领互动的节奏,而自己相对退到了跟随者的位置。母亲稳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同时又不会占据过大的空间。
上面所说的情况,是孩子完全有能力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有另一种对孩子的共情。当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父母要能够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比如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首先要让自己放松,稳定下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容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慢下来、放松下来。这时候,父母就像一个巨大柔软的厚垫子,把孩子从下面托住,帮助他们从极高的情绪点上安全地降落下来。
这种情况下,父母同样感受到了孩子的需求,孩子依然是这个空间的核心,但是父母的反应会更主动一些,能够适度地引领孩子的情绪。
写在后面:
很多父母都想努力培养孩子更多的技能,却忘了亲子关系的核心是陪孩子一起欢笑和成长。
如果你也想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那么推荐你看这本《这样和孩子相处》。
育儿的同时,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你在亲子关系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不同的“房间”里找到解决思路,并在实践中时时修正,既发挥“照知识养孩子”的优势,又避免其局限性。
正如作者刘颋颋所言:“父母是孩子的大本营,只有大本营足够丰富、稳定,孩子才可能从这里出发,去往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