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时间是“晋太元中”,地点是“武陵”,人物是“武陵人”。文章具有非常强的故事性,虽是虚构的,但仍然给人很强的启示。
只有抛弃功利心,才能邂逅美景,我们与美景常常是不期而遇。当我们带着目的性去欣赏景物的时候,往往是看不见期待中的美景。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是你暂时忘掉了世俗中的一些东西。此刻,渔人忘记了自己打鱼的任务,忘记了温饱问题,所以,他才可以留恋于这片桃花林,进入自己的心灵世界。只有忘掉鱼与生活的压迫,才有心情领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情况下都是带着功利性和目的性去做事,常常被问及:你做这个有用吗?如果单从功利性来考虑,是真的没有用。但是一旦抛开这个“是否有用”的层面,是绝对能领略到它的美。
当然,没有好奇心的驱使,也不能使得渔人踏入山中小口。正是因为对山中小口中露出来的隐隐约约的光充满好奇,才会驱使他跳下船从仅容一人的洞里继续前行。
好奇心,也即求知的欲望。可现实中我们往往缺乏这种天真好奇的求知欲望。如果好奇心,牛顿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瓦特也不会改良蒸汽机等等,好奇心是认知的源头。
有舍才有得。坚持下去,才会遇见柳暗花明。“便舍船,从口入”,不舍弃船,就不可能进入通往世外桃源的狭窄的洞口。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欲望,人生有舍才有得,要敢于舍弃,才能够去得到。
离开前,“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渔人没有信守诺言,处处志之的行为,就足以证明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替桃花源人保守这个秘密。我们不禁为桃花源未来的命运捏了一把汗。但“人在做,天在看”,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终将遭到报应,桃花源永远无人可寻。做人,无论生活有多难,都不要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人品最重,要言而有信。
桃花源是要寻找的,但与其去寻找桃花源,不如在心中培植桃花源。做人,一定要有心中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