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第一次听《无衣》是在电视剧《大秦赋》中。
《大秦赋》这部气势恢宏的历史剧,多次在重大事件和重要场合出现群情激奋合吟《无衣》的盛大场面,震撼人心。令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是秦昭襄王去世的国丧大礼上,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列队送灵柩出城,一曲《无衣》引发众人心中无限哀思。秦国强盛、一统天下是昭襄王之遗志,人们噙着热泪悼先王,思家国。第二处是嬴政和其父亲一起阅兵时,战旗猎猎,战马嘶鸣,精兵强将,矩阵分明。父亲让嬴政和大家讲话,他慷慨激昂:“大秦的锐士们!唯有天下一统,我们才能放下手中戈矛,唯有天下一统,才能开得万世太平!”将士们舞戈挥戟、振臂高呼。“岂曰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嬴政父子吟起来了,文武百官吟起来了,夹道观礼的百姓吟起来了!男女老少,妇孺皆动容。
由此可见,《无衣》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将秦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高昂士气和英雄主义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周,魏俊梅老师带领大家学吟《诗经 秦风 无衣》,恰逢古都西安正遭受新冠疫情严峻考验,西安、陕西、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并肩,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誓将病毒彻底消灭!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吟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我仿佛也到了西安,和千千万万个各行各业的人们一道为抗疫、为民生做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奉献,但内心却是熊熊烈火。
这两天,看群里的老师们带领学生吟诵《无衣》,看一遍被感动一次!这就是真正的“诗教”兴邦,爱国主义情怀在孩子们一遍遍地吟诵中悄然生根,他们明白:倘若有一天,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义不容辞奔赴疆场!和我一起的,还有千千万万个心怀祖国的热血志士,我们愿为国之强盛、民之幸福贡献一切力量!
生于中国,吾辈之幸!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秦岭巍巍,黄河滔滔,历史和西安人民不会忘记昼夜奋战的义务工作者,不会忘记晕倒在社区的护士,不会忘记声音嘶哑的警察,不会忘记自觉配合、服从大局的百姓。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万千民众的鼎力支持,有无数的逆行者“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我们定会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
让我们一起期许吧,“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长安还是那个长安,灞柳长歌、泾渭微澜、曲江情深,雁塔庄严。祈愿所有失去的都会归来,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