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觉得活着好,还是死了好”
“活着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是2014年快去世的前两个月对我说的话,那时候我并没有经历过亲人离别的痛苦,直到那天到来,我才知道原来失去至亲之人,会很痛苦,也难以接受。
奶奶享年88岁,算得上一个高寿老人,而且奶奶不是因为痛苦走的,是自然死亡,许多人听了都得夸一句老人家好福气,走了也清清白白。
奶奶的确是一个很有福气的老人,儿女、子孙都很孝顺,虽说前半辈子吃了不少苦,后半辈子因子女孝顺却也没吃什么苦,唯一令人惋惜的就是奶奶腿脚不好,走不了路。
爸爸姑妈们也常叹气说“如果奶奶腿脚方便,那肯定能活到100岁”这个说法,所有人都很认同,毕竟奶奶除了腿脚不好,身体却很好,能吃能睡,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心态很好,基本没什么能让她烦恼的。
后来奶奶过世后,常跟爸妈聊起奶奶,说奶奶不像别家老太太那样碎嘴,说东家长西家短的,爸爸总会一脸自豪,拔高音量说:“开玩笑,你老太太以前是地主家女儿,绣花的,是大家闺秀”,妈妈也常说奶奶一手的绣花工夫很厉害,而自己嫁来怎么久,也没被奶奶说过一句重话,骂过一次,连双袜子都没洗过。
奶奶是一个长得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皮肤白皙,即便到老年,也没有一丝皱纹跟老年斑,笑起来好似一尊弥勒佛,一口牙齿只剩上下3半,奶奶生气时,总会瘪着嘴,眼睛一瞪,任谁看了都会忍不住笑出来,毕竟那副样子实在是可爱至极。
奶奶的前半生过得不算顺遂,结过两次婚,第一次的婚姻是家里安排的,毕竟那时候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听爸爸说奶奶的第一次婚姻,对方也是个地主。至于为什么后来跟我爷爷,我却不太清楚,爸爸说爷爷是个地道的农民出生,从湖南大山里走出来的,他们家有九子妹。
爷爷一路来了贵州,遇见了奶奶,便在贵州成家立业,奶奶与爷爷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是我爸爸,唯一的独儿子,爸爸常说:“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独儿子,他早就去当兵去了”,爸爸从小顽劣,没少惹祸,奶奶与爷爷没少头疼。
即使爸爸们身长在那个年代,他们也没吃过什么苦,毕竟那时候爷爷能拿到二十几块的工钱,他们一家还时不时能吃上肉,可是好景不长,爷爷在50多岁的时候,患病去世了,独留下奶奶跟爸爸们,爸爸说那时候他也才十几岁,最小的也有1-2岁,原本一个月能收入20-30块钱,因为爷爷的去世,只能靠奶奶每月几块钱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爸爸说有人看奶奶辛苦,也还年轻,有不少人给奶奶说过亲,但奶奶都一一拒绝,原因是怕自己的孩子受人家白眼。此后,奶奶靠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拉扯5个孩子长大成人。但也因年轻时太过劳累,一双腿脚到晚年来只能杵着凳子走路。
奶奶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一双浑浊的眼睛透露出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现今回想起来,忍不住难过,后悔当初没多陪陪她。自我有记忆起,奶奶就在也没出过门,只是会偶尔坐在窗前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奶奶有一个她专属的位置,很多时候她就怎么坐在那里,也不开灯,每次我放学回家,透过窗子问她“怎么不开灯”
她总会回过神来回我“喔,忘记开了”
那一刻也许只有奶奶自己明白,她余后的天地只剩下窗外那方世界了,而这方世界她一看,就看了二十几年。奶奶从来没开口给家里人说过想要人来陪陪她,就像奶奶曾经说过“大家都是有家的人,来了就得笑嘻嘻的,怎么可以气呼呼呢”
奶奶从不像一般老太太,总会嫌弃家人不来陪伴自己。
就像张爱玲曾经写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是的,奶奶总会体恤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别人,所以奶奶是慈悲的,是慈祥的。
奶奶年轻时不念佛吃斋,后因奶奶姐姐去世,从姑奶奶那里得了几本佛经后,便开始吃斋念佛,奶奶总说姑奶奶可怜,生前儿女不孝,被活活饿死了,每每说起,她总会眼泪婆娑,像是内心被戳中了什么,只有吃斋念佛能让她感到内心平解。
而我从小耳濡目染,也对佛产生了奇妙的情感,十几岁的梦想便是出家当尼姑。
九年过去了,家里的每个人,每一年都会谈论起奶奶,思念着奶奶过去的种种,奶奶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了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妹妹曾给我说,奶奶去世很久以后,自己跟爸爸在吃饭时聊起奶奶,爸爸喝了一口酒后,半天吐出一句“我没有妈了”
那时候爸爸60几了,在爸爸的眼里我们是小孩,而在奶奶眼里,爸爸是她最疼爱的大儿子,也许,那一刻,爸爸想到了自己小时候、青年、结婚,有孩子,一路上有着奶奶的陪伴,而在他的后半生,那个疼他、爱他的母亲不在了。
当我沉浸在失去奶奶的痛苦中时,才发现那个最痛苦的是奶奶的儿女们。
总会看到这样的新闻,80岁还有妈妈给糖了,底下总会有人评论“80岁了还有妈妈叫,真好”
是啊,这世上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下归途。
清明将至,奶奶的坟上应该长满了许多野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