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纠正新常态花费的力气,远远大过刚有苗头时就出手制止。如果你不希望组织文化里野草蔓生,那就要小心它的种子。不要听任某件事演变成新常态才采取行动。
忧患意识很重要!
2.骗子总是会继续骗人。不断重复的行为会渐渐成为习惯。重复的时间越长,就越是积习难改。一切最好的意图——比如“以后一定会采取正确的做法”——敌不过习惯的力量。
严肃你的第一次
3.“以后”纯粹是找借口。良好的意愿活不到“以后”。“以后”意味着酸痛的腰背,萎靡的灵魂。“以后”的口头禅是:“熬夜是暂时的,把这个做完就不会了。”没可能的。现在就做出改变吧。
现在now
4.别再打更多的绳结了,应该多砍断几个才对。牵绊越少,效率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提倡删除的原因
5.管事的人必须做出最终决断,即便其他人更喜欢另一个方案。好决策需要的不是共识,而是承诺。
6.你没法在每件事情上都力争完美。知道何时该接纳“足够好”,你才有机会在关键时刻来临之时绽放出真正的光彩。我们并不是说,交出潦草的作品也可以,而是说,你需要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傲,即便它只不过是“还不错”的。但是,企图在每件事上都做到完美,就是在愚蠢地浪费时间。
7.如果你投入全部精力把一件事做到了100%,那么你相当于用100%的精力做了一件事。如果你把精力均分成5份,用20%的精力,把某件事做到80%,这样一来你就做成了5件事!我们几乎每次都选后者。
pk匠人精神?有什么区别?
8.并不是说新方法和新想法不好,而是它们出现的时机不好。总是敞开大门,准备迎接激进的改变,只会招来混乱和猜测。你该自信地把那扇门关上,接受这个事实:如果火车已经离开了站台,“更好的想法”才姗姗来迟,那它或许并没好到不可或缺的程度。如果它真的超级棒,那还可以搭下一班车。
9.最佳实践暗示着,无论你正面临怎样的问题,总会有一个单一的答案。它暗示着你并没有选择。别信这种暗示,你永远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