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而徐志摩却把离别写的清新而飘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再别康桥》,走进徐志摩柔媚明丽的美梦和他的似水柔情。
二、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学习目标,一是体会诗歌的意象,二是感受诗歌中作者的情感。
三、作者简介和背景
对于徐志摩,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现在请一位同学讲一下他的生平。徐志摩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和闻一多都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主张诗歌要有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也就是对诗歌的形式、韵律和意象注重。
四、字音
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本节课的重点字词。
五、正文讲解。
1、课前已经让大家预习了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意,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看同学们读的都非常的投入、很有感情,哪位同学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读给大家听?好,最后排这位男生。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同学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有没有同学能点评一下。穿黄衣服的女生,你来点评。嗯,他读的声音洪亮,非常投入。但是,有几处字音读错了。你能纠正一下吗?非常准确,请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几个字音一定要注意。同学,你再来读一遍这几个字音。
2、下面,请同学们听泛读,注意重音、节奏、情感。
我看同学们还沉浸其中,现在请同学们以刚才的这种态度,大声朗读这边课文,一定要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和节奏。
嗯,非常好,现在男女同学分读这篇课文。
男同学读的气势雄浑、阳刚有力,给你们点赞。女同学读的声音洪亮,请按细腻,更胜一筹。
3、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离别康桥时的难舍难分,先写现实,然后又寻梦(2-6节),创造了彩虹一样的梦,最后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4、大家都说《再别康桥》中的景色很美,请同学们再读全诗,找出你认为最美的景色,并赏析?(板书:景色)
如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青荇在水底招摇,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仿佛是在向作者打招呼,欢迎着诗人的到来。“甘心”二字则表现出作者对康河的不舍,纵使做一条水草也愿意。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借景抒情,通过各种意象的使用,塑造了色彩斑斓的康桥美景,表现出的是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景色越美,留念越深。尤其是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表现出那种不忍离别的缠绵悱恻。
4、这首诗为何在开头和结尾采取同样的形式呢?有何表达效果?
回环往复会使诗歌有音乐美,感情浓厚。两节的回环往复结构,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的意境。同时单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结构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板书:结构 回环往复)
六、小结
徐志摩虽然走了,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康河一直在我们的心中荡漾,这也是这首诗跨越时代的美丽。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歌,再次感受他的美。课下,请同学们认真完成我们的课下作业。下课。
七、板书(美)
韵律:和谐
景色:金柳 波光 榆阴
青荇 彩虹 借景抒情
结构:回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