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老师的公众号推送过这样一篇文章《李笑来和万维钢的付费订阅产品,最大的差异在哪里?》文章里说这种差异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看得见的层面,一个是看不见的层面。
看得见的层面:李笑来是每周更新一篇主文,万维钢是每天一篇主文。李笑来是把大量用户留言转化为内容,万维钢是偶尔回答一下用户问题。一周更新1篇主文和一周更新7篇主文,前者的工作量几乎是后者的7倍。假设李笑来和万维钢写作速度相同,完成一期主文都需要1天时间。那就意味着,李笑来在完成每周的订阅文章任务后,还有6天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他可以用这些时间做回复用户留言、维护他的新生大学社群、去知乎做个live等等营销推广活动。而万维钢却很难腾出大块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因为他的订阅节奏安排就注定要占用他的大部分时间资源。
内容更新频率差别的背后,是巨大的机会成本差别。
看不见的层面我不说了,有喜欢这篇文章的小或伙伴可以自己找来看。我分享一下用心的万维钢老师这本《高手》给我触动最深的十个点。
01 是作者开篇的第一句话: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
想一想就是很高深境界,头脑中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得维持正常的行事能力。
02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精英思维与普通思维:
精英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而普通处处使用简单的形象思维;
精英探索未知,普通恐惧未知;
精英爱谈论想法,普通爱谈论人和东西;
……
见识:还记得史上著名的“厨房辩论”吗?美苏冷战期间,当时尼克松总统访问苏联,参观了苏联搞得美国展览,尼克松和赫鲁晓夫走进了美式样板房,尼克松看见一台洗衣机说:“咱们两国为什么非得搞火箭竞争呢,怎们搞制造洗衣机竞争不好吗?”赫鲁晓夫有完全不同的思路说:“你们美国人不要以为苏联没见过洗衣机,其实我们苏联每个新房都有洗衣机,而我们的洗衣都一样,不像你们美国搞得不同型号的洗衣机,这不纯属浪费吗?”这中间有个小花絮尼克松总统说:“美国将会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辆小汽车”赫鲁晓夫可能柜台着急找回场子说:“苏联能让每个家庭拥有议价飞机”尼克松反问:“你想把这些飞机停在哪?”
1959年,世界各国正在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赫鲁晓夫在别的方面可能才智过人,在一个传统的场合肯定游刃有余,但面对“现代世界”竟然没有一个最基本的见识。这是因为现代化的见识不是常识。
我们的时代:亚伯罕·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满足了基本的经济需求,对人而言还远远不够。
我也想成为精英,既然现代世界跟我们的直觉,心里鸡汤,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都不同。那我就用精英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理解、玩转和改变这个世界。最好的办法是亲身参与,而最快的办法是读书。
5215-谢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