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云间)陈子龙(卧子),“云间诸子”之首。儒家视角下“明朝最后一个大诗人”。宅心仁厚,早负才名。后抗清死节,谥号“忠裕”。年长杨影怜(柳如是)约十岁。
崇祯六、七、八年(1633、1634、1635),陈、杨热恋,在松江有同居史。
崇祯九年(1636)起,杨影怜漂泊盛泽、嘉兴、杭州间,与陈卧子藕断丝连,未成正果。
崇祯十三年(1640)底,柳如是归常熟钱牧斋。
终柳如是(杨影怜)一生,卧子之影响一直存在】
陈子龙长诗三首
1、《晚春游天平》
自入桃源去,层阿翠不收。
珮环空涧响,云雾晓窗流。
红药生金屋,青山倚画楼。
莺啼开玉帐,柳动拂银钩。
解带温泉夜,凝妆石镜秋。
碧潭春濯锦,丹榭雨张油。
斜月通萧史,微风醉莫愁。
人由花上度,客似梦中游。
歌舞何时歇,山川尽日留。
桥犹名宛转,乡已失温柔。
岂必千年恨,登临见古丘。
2、《长相思》
【崇祯十一年(1638),卧子为小柳编辑、出版了个人的第一部诗集:《戊寅草》。这一行为,就是“长相思”的表现。
柳写信给卧子,提出了约为“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观点(根据《长相思》内容的推测)】
美人昔在春风前,娇花欲语含轻烟。
欢倚细腰欹绣枕,愁凭素手送哀弦。
美人今在秋风里,碧云迢迢隔江水。
写尽红霞不肯传,紫鳞亦妒婵娟子。
劝君莫向梦中行,海天崎岖最不平。
纵使乘风到玉京,琼楼群仙口语轻。
别时余香在君袖,香若有情尚依旧。
但令君心识故人,绮窗何必长相守。
【寅公按语:
卧子此篇,篇名取义于李太白《长相思》乐府之名。
太白此篇有“美人如花隔云端”之句,内含河东君(柳如是)之名号,用意双关,读者不可以通常拟古之作目之。
兹特为拈出,使知卧子精思高才殊非当时文士听能企及也。
今日吾人虽得见卧子此诗,但不得河东君此书,斯诚天壤间一大憾事。惜哉,惜哉】
3、《上巳行》
春堤十里晓云生,春江一曲暮潮平。
红兰绿芷遥相对,油壁青骢次第行。
洛水桥边闭春殿,碧山翠霭回芳甸。
陌上绮罗人若云,城隅桃李花如霰。
少年跃马珊瑚鞭,道逢落花骄不前。
已教步障围烟雾,更取东风送管弦。
垂柳无人临古渡,娟娟独立寒塘路。
公子空贻芍药花,佳人自爱樱桃树。
又有青楼大道旁,楼中红粉不成妆。
万里黄龙谁出戍,三年紫燕独归梁。
晚下珠帘垂玉箸,尽日凝眸芳草处。
无限雕鞍逐艳阳,谁识郞从此中去。
【寅公按:陈卧子以文雄烈士,结束明季东南吴越党社之局,为旷世之奇才。
后世论者,往往以此推河东君知人择婿之卓识,而不知实由于河东君之风流文采,乃不世出之奇女子,有以致之也。语云:物以类聚,岂不诚然乎哉】
本诗也是柳词“寒柳”之出处:
垂柳无人临古渡,娟娟独立寒塘路。
公子空贻芍药花,佳人自爱樱桃树。
江左三家、云间三子结局:
钱牧斋:仕清
吴梅村:仕清
龚芝麓:仕清
陈卧子(子龙):死节
宋征與(辕文):仕清
李雯(舒章):仕清
云间他子:
宋征璧(让木):仕清(《秋塘曲》作者)
李存我(待问):死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