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刘老师讲的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这一部分,有很多收获。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暴躁,他们的情绪脑比理智脑发展的快,遇事容易冲动,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善于引导,和孩子搞好关系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到孩子。
孩子常见的困难有①学习上的:成绩不理想,忽高忽低,力不从心。②情绪上的:焦虑、恐惧、烦躁。③人际关糸上的,和爸妈,和老师,和同学,和自己的关糸。同学嘲笑,同学批评,沟通不好,认为老师找他的错。学习压力大是正常的吗?这说明孩子有上进心,想学好,重视,我们要重视他在乎,要理解,接纳孩子,与压力共存。多听,少说就能帮到孩子。想帮助孩子和他沟通,接纳他,理解他,站在他的角度,真正感受体会他,接纳才能沟通,沟通才能合作,合作才有改变的机会。
1.当孩子有了情绪,和我们对抗时,我们一定要稳定心态,让孩子的情绪有出口,做孩子的情绪出纳盒,做孩子情绪的发泄器。如果我们与孩子对抗,只会让孩子情绪更加糟糕,会适得其反。
2.如果孩子的成绩忽高忽低,力不从心。有些家长说话不妥当,只会分析原因,会让孩子反抗,大发雷霆,有的孩子胆小不反抗只会掉眼泪。孩子希望家长能够理解他,共情到他,相信他能自己处理好,能安静的陪伴,希望家长不说话,少发言,默默关心,痛苦的时候抱一抱,不希望关心他的成绩,做好后勤,不责备他!希望你忙你的,我忙我!各安其位,各得其所!那我们也可以让他自己来分析自己的情况,要知道慢就是快,少就是多!家长要少唠叨,关注这个人,少看成绩,少指导,少建议!家长不是去学习更多的方法,而是通过换位体验,把自己置于和孩子同样的场景中,去觉察自己需要别人怎么陪伴自己,答案就有了。答案其实在自己心中,当自己体验了,就有感觉了,就知道怎么去做了。不管如何解决问题,不要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
对待孩子,真的是要慢慢来,有时候,慢就是快,快就是慢。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稳住孩子的情绪,情绪出来了,道理才能输进去,换位思考有时候需要很大的毅力。有效继续,无效改变,有求必应,不求不应,孩子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我们默默的陪伴和无言的支持。
对待孩子的十六字方针:不求不应,有求必应,有效继续,无效改变。
希望每一个家长能在孩子中高考时很好地和孩子相处,放下自己的焦虑,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