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上完了,我说出“下课”那一瞬间,如释重负,紧绷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起来。
从2月19号,拿到研究课初赛课题,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任选其一,到20号下午一点去区里评选试讲,成功入选,再到22号拿到做课题目,一直到今天下午在全区六年级教师面前展示《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前后经历了将近一个月,但终于圆满结束了,一路上感触良多。
初赛除了感觉时间很紧迫一切都还好。20号晚上公布结果后,我自以为,还要很久才会安排研究课题。可22号各教研组就到我们学校期初调研,很荣幸,教研员左蕾老师听的我的课,并确定了六年级出课题目第四单元《古诗三首》。说实在,对于第一次教六年级新教材的我,怎么教这一课,还没有任何思路。特别是现在新课程标准的下发,一切课程都要抛开老路子,进行单元整合。接到课题,那就开始研究,迎难而上呗。教研员要求27号,理出思路,设计出来教学设计。我要做的就是研读教材,进行单元整合,并确立本单元的任务群,教学设计围绕单元任务开展。
翻开第四单元,导语页写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也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明确告诉我们是以理想和信念为主题的。本单元要求落实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一个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个要素在前面册次的教材中都安排多次,这次复现是为了让学生综合运用。
而这一单元围绕“理想和信念”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讲述了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争中浴血奋战,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故事。课文后又安排了以“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对第四单元的课文进行粗略分析后,我就把目光转向了“奋斗的历程”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我觉得单元任务可以和综合实践进行融合,同时古诗的教学生中应该落实“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个语文要素。再结合新课标,基于语文大单元的备课思路以及任务驱动学生的理念。在本单元,我采用了编撰“风华人物录”任务群。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多少风流人物不胜枚举,而那些入选风华录的人物,要不有着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要不有着英雄的气节。这样在单元任务群的驱动下,学生会自觉的关注到人物的品质。而课文入选的这些人物,对于学生又比较陌生,那么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是学生必须要做的,同时这样的编纂工作,必然离不开学生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在诗歌的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明白搜集资料的侧重点在哪里,落实相关资料的相关是什么。由于“中华人物风华录”的范围太宽泛,而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是“百年风云激荡,奋斗的历程”所以给学生把任务范围缩小到“百年沧桑,奋斗历程”人物篇的编纂,这样的设计也能更好的和综合实践学习融合。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很快就设计出了教案,并利用周末把课件也做了出来。25号在经过学校教研组的同事们打磨过后,我就把教学设计发给了左老师,并觉得自己设计的任务群不错,单元整合的也行。周一晚上左老师成立了六年级古诗磨课群,就教材进行研读,让磨课团队,就我和实验学校于瑶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在研读讨论过程中,左老师提出了“传承”这个词语。本单元课文编排,从唐朝诗人李贺,到明代于谦,清代郑燮,以及近代李大钊、张思德、董存瑞,包括综合性学习中出现的毛泽东,周恩来,他们之所以有着理想和信念,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承。同时我们把任务群落脚在了综合性学习的讲人物故事中。这样本单元任务群就设计为“奋斗的历程,感动中国人物故事会”。有了方向,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更加明晰了。我是第一课时,承担的任务,就是交给学生如何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对诗人品质的理解,学生怎么讲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按照这样的思路,28号重新设计教学设计,因为要教学生查阅资料,所以第二次设计,给学生引入预习单、资料袋等资源,帮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3月1号在我们学校高老师的陪伴下到登瀛小学进行第一次试讲。试讲的过程中,左老师飞快记录课程设计中的问题,并和高老师随时进行沟通。上完课回到学校,我就又开始修改教案。下午5点,接到左老师通知,晚上8点进行线上大集备。在晚上的集备中,左老师又对我们这两节试讲提出了一些建议,再次强调古诗教学一定不要重回老路子,必须和新课改进行融合,转变教学思路,学生由学一首诗掌握学一类诗的方法,这才是成功的教学。
结束集备研讨后,就是紧张的改课了。很快3月4号,又下达了周一到实验学校试讲的通知。3月6号如约而至。在常校的陪同下,我带着我已经修改了20遍不止的《马诗》和《石灰吟》教学设计,到实验学校进行试讲。学生表现很好,回答问题积极,配合度很高,讲故事时候也语言组织有条理,诗人品质讲出来,又有自己的感悟。而我除了说错几个无关紧要的词,整个环节也很流畅,没出大问题。等于瑶老师上完课,左老师对于我们这两节课,用了一个词“贻笑大方”来概括。说我们的课偏离了古诗教学的本质,也不读了,也不理解诗意了,光讲故事去了。重新改!给我提了两处修改意见:一,引入讲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视频,让学生知道讲故事是什么。二、学生讲完第一个古诗,再引入一个视频,让学生明白好的古诗应该怎样讲。而第一个感动中国视频,我们也确定了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林占熺,因为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第三首诗《竹石》特别契合。
回来继续改。教学设计变动的地方相对来说不很大,怎么做视频对于我这个计算机菜鸟来说却有点难。还好我们学校的人工智能老师,小邱是高手。我先是写下了李贺的一小段故事,录制好音频然后搜集了他的一些图片,让邱老师把他做成小短片,又在布置完单元任务时,引入了感动中国人物林占熺的一段颁奖词视频。我先让我们学校教研组看了看效果,很快笑笑老师就提出问题了这是讲故事,我讲的李贺的怎么像颁奖词。语气不对,好,重新录制。终于赶在周二下班时间在小邱老师的帮助下把课件做好。周三也就是3月8号,我们心系我们课程的教研员左老师让我把整理后的视频发给她。很快左老师就提出了问题:林占熺的是故事,不是颁奖词。并提出修改意见:自己写他故事,让学校男老师录。还有李贺的故事,让学生录,我自己不要录,这样学生才能引起共鸣。
好,重新写林占熺的故事,写好发给了左老师。左老师点头后,找人录制。找谁呢?愁!办公室老师提议说找校长,校长经常发言做报告,也有老师说找陈主任,陈主任音色好。行,先去找校长!我们可亲可爱的校长,二话不说,拿起稿子就配合着录制完毕。再去找陈主任,陈主任也很爽快,立马停下手头工作按我的要求,录制成功。最后再结合视频,我们选定了用陈主任的声音,和画面更契合,娓娓道来,讲故事的感觉更好。小邱老师把视频做好,并按左老师要求配上字幕。然后就是找学生录制。还好平时对学生的朗诵指导,演讲训练也比较多,效果虽然不能很惊艳,但也差强人意。课件制作成功,发给左老师,也得到了肯定。
周三下午,到陈娜娜老师班进行试讲,讲完之后我们教研组觉得课前图片太多,有些杂乱,而评价指标又有些繁琐。再次进行修改。同时对教学设计中的一些过渡语进行了润色,打磨。周五就要上课了,所以这两天就是熟悉,并对一些细节进行微调。周四上午,左老师提出看看怎么让学生自己提出讲好古代诗人感动中国故事的标准?老师不要直接硬性派送给学生评价指标。于是就重新把评价指标这里的教学活动进行更改。周四下午书写板书时候,突然有了新的灵感,我们的课就是让学生通过一首诗了解诗人,再通过查资料,走进诗人内心,了解他们的品质,最后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把民族英雄的品质讲给更多人听,传承精神,所以我最后应该在板书上呈现“传承”二字。把板书设计发给左老师后,也得到了肯定。左老师也提出了对我周五上课的期待:希望我能够人课合一。
周四早晚上九点半,古诗磨课群,左老师提出,我们两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学生讲述的感动中国故事,点一下单元主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教研员都会这样尽职尽责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教研员都能这样细致入微,但我所知道的是我们教研员可以带领我们磨课团队研讨到深夜,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们教研员会毫无保留的对我们提出最中肯的建议。看着左老师的留言,我没有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我只想进我可能最大的努力,完美呈现这节承载了大家智慧和心血的课程。
周五到了。看着区里语文老师们坐满会议室,跟随左老师学完新课标,该我上课了。我的心扑腾扑腾跳个不停。但我要镇定自若,我要宠辱不惊,我还要激情澎湃。一节40分钟的课,32位学生基本做到了人人发言,最后学生们小组合作完成的故事,更是惊艳了我。原来不是学生们能力不行,而是在教学中,我们总是给他们限定太多,觉得以他们的能力完不成。上完课,回到教室,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快乐,自信也深深打动了我。我想如果不是这节课,如果不是经历了千回百转,千磨万击,我不能讲出这样的效果。
感谢我们的教研员,高屋建瓴的指导,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让一节课不仅仅局限在一节课上,真是让学生乐在其中,学有所获。感谢给与我帮助的语文集备组,学校的领导同事们,因为有你们,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随时你们都为我伸出援助之手。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可能性,可塑性,也是你们陪伴着我不断成长!
“千磨万击还坚劲”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会更加勇敢的去接受“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挑战,并完成一次次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