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八上《美丽的颜色》教学初探
我当命题小专家
——统编教材《美丽的颜色》教学初探
北城吴秀萍/文
《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残破的屋棚,看到居里夫妇忙碌的身影,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篇陌生的文字。因为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怎么上,我还在摸索中,以前人教版的自读课,大多数老师几乎是和精读课平均用力,我也是这样。但,这次统编教材的编写用意很清楚,不能平均用力的,要让学生通过精读课学到的方法,来理解自渎课。但老师也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和点拨。
于是,我做了一个尝试,我打算带着学生这样学习《美丽的颜色》:
新课导入:我们通过第二课的学习,知道诺贝尔奖是很难获得的。我们中国虽然有十几亿人口,但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也是屈指可数,。可是,有一个人她一生却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啊?!”学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她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和化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为什么他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或许《美丽的颜色》这课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些答案。”
由于这样的导入渲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走进文本了,读得很认真。
学生很快读完了,抬头看着我。
“找到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答案了吗?”我笑问孩子们。
“找到了,因为她不怕吃苦。”
“因为她坚持不懈!”
“因为她专心投入。”
“因为她对工作的痴迷与执着!”
......
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得很热闹。
既然大家都会了,这就不是我要讲解的重头戏了。
“孩子们,看来,老师刚才这个问题看来太小儿科了,你们都说得这么好。老师要提高要求,敢于挑战吗?”我很神秘地说。
“敢呀!您说吧,什么挑战?”呵呵,这帮孩子最怕说他们不敢。
看来,这种激将法,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都敢去呀。
“今天,我们每位同学来当一回命题小专家。回回都是别人出题考我们,这次我们也出题考考别人。把这篇文章当成一篇阅读理解,每位同学出五个题目,要对自己出的题目有自己的思考或者答案。行吗?”我趁热打铁,提出要求。
“行,没问题。”孩子们爽快地回答。
“需要多长时间呢?”我征求大家的意见。
“五分钟”“八分钟”“十分钟”......
答案不够统一。
“十分钟。”关键时刻,我说了算。
孩子们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出题阶段。一会眉头紧锁,一会笑颊粲然;一会查阅资料,一会奋笔疾书。不大一会儿,已经有同学完成了出题任务。
“再给五分钟时间,组内交流所出题目,给出自己的想法,合并同类题目。”学生再次投入热烈交流中。
时间到。
“两大阵营,各选一位代表,全班交流所出题目。不可以出重复的题目。”老师适时发话。
秦培育和黄大健同学一马当先,率先给对方阵营出题。
各方征战激烈,最后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不分胜负。
老师说出自己的出题:
1.这篇文章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2.为什么课文前几段要写玛丽.居里工作环境的恶劣?
3.赏析句子
(1)如何理解“她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这句话?
(2)赏析句子“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4.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美丽的颜色”?
5.读了本文,你收到了什么启发?
每说出一个题目,只要跟老师一样的题目的同学,就开始鼓掌欢呼,特有成就感。
最后,我让孩子们观察老师所出的五道题目有什么特点,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出题。
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发现,所出的题目呈现出一些规律“从整体把握到局部赏析”
“从文本的前面到文本后面”“从文本内延伸到文本外”等等。
“你们很聪明,很厉害!对文字敏感,有很强的感知能力。每个人都可以当命题专家了。”对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我不吝表扬。
“当然,哈哈哈。”这帮孩子毫不自谦,嘚瑟起来了。
也该下课了,和大家道个别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