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喜爱他人?同时又如何获得他人的喜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大致有三种方法。
第一,心存善意赞美他人
这个方法就是夸奖别人,表扬其他人的优点。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夸人而已,谁不会?但是研究表明,心存善意容易,而夸奖却属于技术活。这种技术要用得好、用得恰当,需要慢慢磨练。
那我们该怎么办?简单,从日常琐事入手,从细节做起。比如,我们换了个发型,心里多少都会有些不安,不知道这个发型好不好看,适不适合自己。这时要是有人说:换新发型了啊?挺适合你的。”听到这句话,我们立刻放心了。可是,偏偏有人喜欢抬杠:什么呀,太土了,都是两三年前流行的款式了。我们的心立刻咯噔一下,不大舒服。还有人特别夸张:“你这个发型太漂亮了,比明星还好看。”我们虽然也高兴,但总是觉得有些别扭。
对比这三种方式,当然是第一种比较合适,大家不妨按照这种方式练习一下。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赞美不仅让人觉得温暖,还能改变命运。
乙武洋匡刚刚出世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们都吓了一跳,因为孩子没有四肢。于是,他们把孩子放进保温箱,一直找各种理由,不让母亲见到这个孩子。最后,一个月过去了,再也瞒不住了,他们才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到母亲跟前。
“他真是可爱呀”,乙武洋匡的母亲微笑着,伸出双手,抱住了这个四肢不全的孩子,丝毫没有异样。
在妈妈的眼中,乙武洋匡跟其他孩子根本没什么两样。从小到大,妈妈从来不没有因为孩子的残疾而抱怨或者哭泣。而是把乙武洋匡当做一个普通的孩子来照顾。等到乙武洋匡会说话了,父母就背着他,四处去旅行。后来,乙武洋匡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早稻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家族的骄傲。
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乙武洋匡说,妈妈的赞美才是他奋斗的动力。最后他成长为励志情感作家,把鼓励赞美他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第二,个性特征
意思是,拥有出众的外貌和能力会获得他人的喜爱。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明星?因为人家长得好看啊。这是人类进化过程当中养成的本能:看到漂亮面孔会不由自主受到吸引。试验表明,才三个月大的婴儿看到漂亮出众的面容都会露出笑脸。唉,看脸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特质,而是人类的本性。
可是我们没有出众的容貌,怎么办?简单,把自己的外表收拾得干净整齐就足够了。衣服尽量大方、整洁,头发干净,指甲修剪整齐。如果条件允许,尽量画个淡妆,争取给周围的人留个好印象。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基本的细节,不说招人喜欢,至少也不会惹人讨厌。
但要注意的是,万一过度,就会起反面效果。比如上班时化了个大浓妆;或者为了追求时髦性感,穿着一些奇装异服等,这些都是不合适的行为。
能力这事又怎么办呢?我们不是医生教授这样的专业人士,如何培养能力呢?其实,这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有些人烧菜好吃,有些人特别会买东西,还有人喜欢唱卡拉OK。简单说,有个特长、爱好就行了。不一定特别出众,只要稍微可以拿得出手就够了。有人欣赏,可以增进人际关系,没人注意,我们也能自娱自乐。
有能力的人为什么招人喜欢呢?因为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有用啊。谁喜欢有个笨蛋或者累赘在身边呢?你想啊,跟医生很熟的话,有个头疼脑热根本不用去医院吧?
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行为和爱好接近的人,不但可以抱团取暖,有时候还能取得意想不到不的成就。
天体物理学家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关于恒星爆炸的理论,但一直没有机会进行验证。1987年,地球附近的一颗恒星出现了变化,千载难逢的观察机会就要来了。但是,科学家们却非常为难,因为天体物理学家的数量不够。
整个星空是个很大的区域,万一观察的位置不对,就会浪费这次机会。于是,天体物理学家们在网络上发布了他们的观察计划,把整个星空划分为若干区域,并且号召全球的天文爱好者负责观察不同的区域,这样,就不会遗漏。
全球天文爱好者,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第一次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并且顺利完成了观测任务。最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两个业余爱好者,智利的一个业余爱好者,加上日本和美国的专业物理学家一起,向全世界公布了20世纪最伟大的天文发现。
过去,这些天文爱好者都是非常冷门的少数,隐藏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里。这一次,他们通过合作,找到了同类,聚在了一起,完成了一向伟大的科学任务。
看,赞美别人,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整齐,然后找到适合的圈子,都很简单。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能轻松地获得他人的喜欢,也能很容易地喜欢其他人。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今天就读到这里。
我是王小喵,先关注再阅读,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