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现在才想起要学《论语》

【齐帆齐微课  第5篇 2183字 ,累计9596字】

《论语》是产生于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文献,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记录了儒家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著作,是中国的“圣经”。

对于这样一部重要文献,我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家里也买了多本有关《论语》的书籍,但之前一直未认真学习过,尽管写作时偶尔也引用过其中的一些话语,却有些至今都不知道是出自《论语》,自感羞愧不已。

今年春节期间,在《学习强国平台》的慕课上看到有关《论语》的讲座很多,便选择西安交通大学陆卫明教授主讲的《<论语>的智慧》听了一集,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几天时间听完全部26集。

听了陆教授的慕课,我还意犹未尽,学兴渐浓,又听了曲阜师范大学录制的《孔子与<论语>》讲座的部分内容。日前又调整学习计划,将《论语》纳入今年自己重点研读的书目,并计划用半年时间先通读一遍,还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为什么我之前没读《论语》呢?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主要是与我的出生时代和学习、成长环境等背景有关。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用那时的话来说,就是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反帝、反封建思想的教育。

上小学后刚认识一些字,就被学习写大批判的文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批判孔子。根本不懂“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的我,曾根据老师提供的一张报纸上写的批判的文章,写出了有生以来第一篇批判孔子的文章,还被张贴在学校的大礼堂里展览,让师生阅读。

后来,父亲单位要出批判专栏,要求每个职员都要上交批判稿,父亲是个高小生,写不出批判稿,就连夜赶回家要我替他写,于是我根据自己的记忆,把在学校写的那篇文章重新写出来,让父亲拿到单位交任务。事后父亲还告诉我,单位领导表扬他的批判稿写得深刻。

那时我们读书的教材没有像《论语》这些经典内容可学,不仅如此,“孔孟之道”还被当成“毒草”,我们这些青少年不能接触。除了批判,我们无法学习《论语》这些经典著作。为了让自己成为“红孩子”,在我的心目中也留下不能接触“毒草”这样根深蒂固的印象。

后来改革开放,我读了大学为什么还没有学过《论语》呢?那时认识不足,借口很多:一是文化基础差。尤其是古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文言文看到就头痛,学习《论语》这样的经典古文很费劲,所以也没有学习兴趣。

二是专业不对口。当初自己学的是机械与自动化控制专业,工作又是维修与机电有关的通信设备,与《论语》不相干,觉得学了也没有用,对工作没有多大帮助。

三是没有时间。从事管理工作以后正遇上《论语》学习热,中央电视台还专门请于丹等国学老师讲《论语》,自己想学,却那时每天忙于工作、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忙于乐此不疲的各类考证,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论语》。

现在为什么想学了?

一是深感《论语》的分量和重要。《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是中国的“圣经”。其中的为学、为人、为政之道,倾倒国内外一代又一代无数的仁人志士。而中国又是儒家学说的发源地,外国人都在学习,身为中国人,更应该学习领悟其中的真谛。特别是听了陆卫明老师的慕课以后,我对《论语》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

二想弥补自己的不足。自己在过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深感很多问题困扰着自己。自己也知道是学习不够,能力有限。所以想通过对《论语》等国学经典的学习,帮助自己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为学、为人、处事的能力。

前几天在与女儿的沟通中,也谈过我们家对国学,尤其是《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学习和教育不够,比不上她那位父母都是语文老师的男同学,人家博古通今,出口成章。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刻意学习,弥补不足,迎头赶上。

三是有一定的时间学习。学生时代没有机会学,工作的岁月没有时间学,现在有了时间当然要学。何况自己在国学知识方面极为欠缺,再不学习,以后连想学的机会都会没有了,还待何时呢?

四是有好的老师辅导和学习条件。现在教授《论语》的课件很多,出版的专著书籍也很多,为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便宜的条件。只要自己努力,读不懂、弄不明不再是借口,也不再是困扰我们学习的障碍。通过听多个老师的课,还能吸收不同的意见,扩大自己的眼界。

怎样学?

我准备的方法是:以一个老师的辅导讲课为主,边听讲座(慕课)边阅读。每天早晚各学习30分钟以上,早上学习新课,晚上复习当天及之前学过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学习内容。时间充裕或有没有弄懂的问题,就带着问题听其他老师的讲座,找老师请教,或到网上寻找答案。

孔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都是我的老师,在他们面前我就是小学生。要学好《论语》就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学,不能有半点马虎和骄傲。要记好笔记,多写学习心得和体会。

学习《论语》,目的在于运用。一是用《论语》的闪光智慧指导自己的言行。将《论语》中的思想,因地制宜运用于日常为人、为学和处事之中,做到学用结合,以学促用,以用促学。

二是现学现用于写作中。在自己写作的文章中灵活运用《论语》的思想和语言,为自己的文章添色增辉。

三是传承《论语》的智慧。分享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了,还要将学到的、悟到的和想到的东西分享给他人。一方面巩固所学,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让更多的人知晓《论语》,让《论语》的思想发扬光大。分享的途径有写文章、口传、辅导等多种形式,视对象不同有针对性地运用。

起步虽晚,但要奋起直追,争取通过半年的学习,让自己初步掌握《论语》的核心内容,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