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管理应当是兼顾公司所有人的利益,但利益有大有小,管理者要能“舍小”才能“得大”。
1
孝庄太后与鳌拜谈判,同意鳌拜提出的“将魏承谟赶出宫”,在表面上是给足了鳌拜面子,因为鳌拜不仅引用了先帝“满汉文化”之说,更是将替换魏承谟的人带到了谈判现场。所以,孝庄太后也借机实现了鳌拜的心愿,这是鳌拜的“小得”。
而提出让鳌拜告诉魏承谟“出宫升职”才是孝庄太后谈判的目的所在,因为由鳌拜亲自去说,也就给鳌拜提前设限,并且又再给了鳌拜一个对外展示自己“心怀宽大”的体面。
不得不说,孝庄太后这一举,十分智慧和果敢,我们同样也能从中看到孝庄太后的深谋远虑。
对于管理者来说,以员工为本,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给到员工面子,给到员工福利。另外一个重要的点在于,管理者是如何以员工为本,也就是实现这一管理的内在思路、外在形式和过程。
这一过程要能真正从根本上激励员工,让员工不仅能在“物质层面”感受到,更要在“精神层面”得到充分的激励。
管理者应该以孝庄太后如何力保魏承谟升职离京为例,思考如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怎么去帮助和激励下属,结合孝庄太后与鳌拜的谈判,找出差距并提升自己。
2
企业日常管理中,在员工激励上,经常会出现一个让管理者既头疼又无奈的现象:钱花了,激励做了,但员工却没有任何改变。
对管理者的考验在于,以员工为本不仅仅将激励给到员工,而是要思考如何将激励给到员工。下属的干劲是“谈”出来的,管理者与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调动下属的热情,激励他们为企业积极工作有着特别的作用。而建立这种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的沟通。
可以说,沟通之于管理者,就像水之于游鱼,大气之于飞鸟。管理者要思考的是,如何采取管理措施,才能让员工真正的自发自愿为企业奉献价值?
3
在魏承谟被迫离京事件中,孝庄太后不仅为其争取升职,并且通过让鳌拜主动去宣布,将鳌拜这一最大风险降到最低。孝庄太后这一举动,对下属,既是保护也是激励;对自己,则是身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心系员工的真实体现。
在孝庄与鳌拜的沟通中,为魏承谟求官。表面孝庄太后给足了鳌拜面子,其实又给了魏承谟里子。孝庄太后坚定立场,为底下人谋福利,这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最直接的表现。沟通中把鳌拜放在一个位置点,让他不能出尔反尔。
而孝庄的谈判则是为自己做事的人谋取最大化的福利,让真正帮他做事的人不寒心。在所有谈判的过程中都是刀光剑影的,如何把握程度,占据主导地位,最终高效沟通达到自己目的是需要每一位管理者去思考的。
4
再看孝庄太后与鳌拜谈判中的思路,试想一下,如果要获得更好的效果,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变:
第一步,沟通之前先思考工作目标。孝庄太后与鳌拜谈判,目的是确保魏承谟的安全和利益,更深层次的则是为康熙笼络人心。
第二步,达成谈判。对于孝庄太后来说,要达成谈判,她只需要思考如何能让鳌拜接受条件即可。而她最后采取的方法也很简单——折中。
一是答应鳌拜的提议,算是给到他一个人情和面子;二是提出要求,以退为进;三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鳌拜是魏承谟最大的威胁,那就通过让鳌拜亲自宣布,利用鳌拜的威望保护魏承谟。
第三步,安抚员工。对于魏承谟来说,只要孝庄太后与鳌拜之间的谈判达成,他都能安心地离开京城,这本身就是莫大的安慰。并且,对于仍然留在康熙身边的魏东亭,身为父亲,魏承谟同样也能够放心。因为,即便是对于即将离京的自己,孝庄太后尚且如此用心,更何况留在康熙身边的魏东亭呢。
其实,管理者的以员工为本,不只是在表面上的让员工看到、听到,更要通过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体会到,让员工能够因此而更加努力地付出,这才是关键。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康熙学战略》,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