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各位最爱学习、最爱阅读、最爱讲书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勤思7班的带班主席梨子,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群里给大家分享经典书籍《大学中庸》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出自哪里呢,就是出自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书籍《大学中庸》
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哪四书呢,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也就是我们这月的讲书,就已经把四书学了一半。而其中,《大学》最简单、《中庸》最难了。
1、作者、书籍介绍
《大学》相传是曾子所作。《中庸》相传是子思所作。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师父是曾子。而孟子是子思门人的弟子,相当于是子思的再传弟子。
所以,有专家说,“四书”其实就是一本书,就是反复学一样的东西。学的是什么呢?是止于至善,就是中庸。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一一道来。
2、《大学》
《大学》是儒学入门的第一本书,通过学习《大学》,能知道儒家修养的框架和结构。《大学》开篇就讲三纲八目,
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指导作用的原则,具体可分为: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共八条。
(纲领:指的是有指导作用的原则,条目:指的是按内容分列的细目。)《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前半句就是三纲领: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能够弃旧图新,使人能够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这后半句话里,有两个重要思想,一是止、定、静、安、虑、得。你首先要知止,知道止于何处,止于至善,然后你才能定。定什么呢?志有定向。
儒家说:学习第一是立志。知识焦虑,也是因为没有志向,不断有新知识冒出来,怕自己跟不上,被时代抛弃,于是就焦虑了。
如果志有定向,知道自己要干啥,也知道自己在自己的领域里,处在哪个位置,并且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这样就不会焦虑了。
第二个重要思想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要随时能分清谁先谁后。为什么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耕耘在先,收获在后!能知行合一,每件事分清本末先后,就不会舍本逐末。八条目里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全中国人人都知道这句话,格物致知呢,知名度也接近百分之百。但是,中间还有一个诚意、正心,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而这八条目是递进的,一环扣一环的,少一环就断片了。正心,就是无所偏倚,不偏向自己,也不偏向别的某人。没有什么偏爱,就思无邪,该怎样就怎样。
要正心,先得诚意。心不容易正,因为意是心的发动。如果要做到心正,就要先实其意念之所发,不要涉及欺妄,然后心的本体才能正。
诚意,就是不自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修身,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把自己管好了,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好呢?就靠诚意、正心。所以,没有诚意正心,一切都是空。
要做到诚意,就要格物致知。人能格物,于天下事物的道理,一一都穷究到极处,然后心里通明洞达,没有一点亏蔽,那么就可以做到致知了。就是你得懂道理,所有的道理都要懂。
这样,你才能辨别是非,才能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条目,一条都不能少,次序也不能乱。
3、《中庸》
很多人看到一个“庸”字就会产生误解,会想到平庸,以为“中庸”就是差不多中不溜就行,中,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是恰到好处地走在正中间;
庸,是永恒不变的定理。所以中庸就是绝对正确,极致完美,恰到好处,无过不及。以吃饭为例。假如吃七分饱是绝对正确,那中庸就不是6.99分饱,也不是7.01分饱,而是正好七分饱,丝毫不差,恰到好处,止于至善。
以美人举例,《金瓶梅》里说“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这不是“中等身材”,而是“中庸身材”,是魔鬼身材,是精一不二的身材。但这是可能实现的吗?
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没有人能做到,孔子也做不到。所以为什么说,《中庸》最难了。
中庸,就像数学上的一个极限值,你可以无限趋近,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中庸》通篇,就讲一个“诚”字,讲“天下之至诚”。这就是《大学》的诚意正心。
《中庸》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是定义。性,可以说是天性,于人是良《中庸》通篇,就讲一个“诚”字,讲“天下之至诚”。这就是《大学》的诚意正心。
《中庸》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是定义。性,可以说是天性,于人是良知良能的人性,于物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性质,是天性、天理之必然。率性而为呢,不是任性,是合乎天理、天性。最终达到尽性,天理无不尽其理,自己的潜能也无不尽其性。尽性靠诚,诚就是尽心。
你尽心尽力地去做,就能知性,能尽性,能充分发挥自己,不为外物所移,不为私意所蔽。作为领导者,能知团队所有人之性,让团队所有人都尽性,都能充分发挥出来。
诚是天之道,诚之是人之道,跟着天性去做事,让天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就是“诚之”的方法。
中庸是要充分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得个人行为可以配天道自然规律,可以“天地参”,达到一种至高至极的人生境界。
中庸很难,但我们还是可以无限地趋近于它。怎么做呢?《中庸》的方法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定要按这个次序,少一条就不是真学习。学习一种行动反射,而不是去晓得些知识晓得标准答案。
不要答案,要行动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学习最终应该落实到笃行,知行合一,成为那样的人,才算是学到了。
举个例子:王阳明问弟子们:“孝敬父母知道吗?”弟子都说知道。王阳明说:“不,你不知道,你只是知道有孝这个说法,并不是真知道什么是孝。
你只有去孝了,你才知道,你在孝敬父母上做到多少,你就知道多少。没做到的,你还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行合一。”
有知行合一习惯的人,所有的学习都是切己体察,事上琢磨。学问之道,光动脑子没用,脑子靠不住。用心也不够,心不知道放哪儿。只有动手,落实在行动上,身体力行,你才知行合一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关于《大学中庸》这本书分享的一些内容,希望能给小伙伴们一些启发思考,也期待着伙伴们的精彩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