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俗白话《水浒传》第九十七回 (上)

第九十七回 陈瓘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上)

  话说吴用对宋江说:“城中军马薄弱,之前仗恃乔道清妖术逞强,现在明知乔道清败困山中,外援也没来,如何不惊恐。小弟今晨上云梯观望,见守城军士都惊恐不安。正当乘此机会,给他们指出一条自新之路,说明其利害关系,城中军士必会绑缚守将出城投降,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宋江大喜道:“军师的谋划很好!”当下二人商议定,写成数十道晓谕的招降檄文,令军士拴缚在箭支上,从四面八方射入城中。檄文写道:

  “大宋征北正先锋宋示谕昭德州守城将士军民人等知悉:田虎叛逆,法在必诛,其余胁从,情有可原。守城将士,能反邪归正,改过自新,率领军民,开门降纳,定行保奏朝廷,赦罪录用。尔等军民,俱系宋朝赤子,速当兴举大义,擒缚将士,归顺天朝。为首的定行重赏,奏请优叙。如将士怙终不悛,执迷逡巡,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孑遗靡有。特谕。”

  宋江传令攻打各门军马稍缓攻击,看城中动静再定。次日黎明,只听得城中喊声振天,四面城门楼上竖起降旗,守城偏将金鼎、黄钺聚集军民,杀死副将叶声、牛庚、冷宁,将三人首级悬挂在竹竿头上,挑出城来出示给宋军看;把李逵、鲁智深、武松、刘唐、鲍旭、项充、李衮、唐斌也从牢中放出来,都用轿子抬着,大开城门,护送出城。军民沿街摆上香花,点上灯烛,迎接宋兵入城。宋先锋大喜,传谕各城门前将领,统领军马,有序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宋江来到帅府升坐,鲁智深等八人前来参拜道:“哥哥,以为一定是不能相见了!今仰仗兄长威力,又得聚首,恍如梦中。”宋江等众人都感伤得流泪哭泣。稍后,金鼎、黄钺率领翁奎、蔡泽、杨春上前参拜。宋江连忙答拜,一一扶起他们道:“将军等心怀大义,保全生灵,这是不世之勋啊。”黄钺等道;“我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恕。反蒙先锋厚礼相待,真是铭心刻骨,誓死图报!”黄钺等又将鲁智深、李逵等宁死不屈、痛骂逆贼的事情详细陈说。宋江感动涕零称赞。李逵道:“俺听说那鸟贼道躲在百谷岭,待俺去砍那撮鸟一百斧,出口鸟恶气。”宋江道:“乔道清被一清兄弟围困在百谷岭,欲降伏他。罗真人已有法旨,兄弟不可造次。”鲁智深对李逵道:“既然是兄长之命,怎敢不遵?”李逵方才打住。

  随即宋先锋出榜,安抚百姓,犒赏三军将士,给公孙胜、金鼎、黄钺记功。正在料理军务,忽报神行太保戴宗从晋宁返回。戴宗入府参见,宋先锋忙问晋宁消息。戴宗道:“小弟蒙兄长差遣到晋宁,卢先锋正在攻打城池。他说:‘待卢某攻克了城池,好回到兄长这里报捷。’故此留小弟在那里,一连住了三四日。”详细述说了卢俊义攻打晋宁的经过。

  原来卢俊义急切之下攻打不下晋宁,直到本月初六日,那天夜里重雾,咫尺不辨对面,卢先锋令军士悄悄地运送土袋堆积城下。至三更时分,城东北守御稍微松懈,令军士登上土袋堆,攀援登城,杀死守城将士一十三员。田彪打开北门冲出,舍命逃跑,其余牙将全部投降,缴获战马五千余匹,投降军士二万余人,被杀死者甚众。

  卢先锋攻克了晋宁,天明雾散,正在安抚料理城中百姓,忽报威胜田虎,差殿帅孙安统领将领十员,军马二万,前来救援。离城十里扎寨。卢先锋当即令秦明、杨志、欧鹏、邓飞领兵出城迎敌,卢先锋亲自领兵接应。秦明与孙安战到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卢先锋率兵赶到接应,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孙安也勒马收兵,各立营寨。卢先锋回寨,说孙安勇猛,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次日,分军埋伏。卢先锋亲自出阵,与孙安战到五十余合,孙安战马忽然失前蹄,把孙安颠下马来,卢先锋喝道:“此非你战败,快换马来战!’孙安换马回来,又与卢先锋斗过五十余合。卢先锋佯败逃走,引诱孙安追到林子边。一声炮响,两边伏兵齐出,孙安措手不及,被两边抛出绊马索绊倒,众军士涌上前,将孙安连人和马生擒活捉。北阵里秦英、陆清、姚约三将见状一齐出马,要来抢救孙安。宋军阵里杨志、欧鹏、邓飞急忙出阵截住。六骑战将捉对儿撕杀,杀到酣处,只见杨志大喝一声,一枪将秦英刺下马来。陆清与欧鹏正斗间,欧鹏卖个破绽,骗陆清一刀砍来,欧鹏把身子一闪,陆清砍个空,收刀不及,被欧鹏照后心一枪刺死。姚约见二人落马大惊,不敢再战,拨马便往本阵跑去,邓飞跃马赶上,抡起铁链当头一下,把姚约连盔带头打个粉碎。卢先锋立刻驱兵掩杀,北军大败,被杀死四五千人。北军后退十里下寨。

  卢先锋率兵得胜进城,众军士把孙安捆绑押来,卢先锋亲自上前为他松绑,厚礼相待,劝孙安归顺天朝。孙安见卢先锋如此讲意气,情愿降顺。孙安对卢先锋说道:“城外尚有七员将领,一万五千军马,容孙某出城,说服他们来降。”卢先锋坦然无疑,放孙安出城。孙安单骑来到北寨,说降七将,都来参见卢先锋。卢先锋大喜,置酒款待。孙安说:“某与乔道清一同领兵离开威胜,乔道清去救壶关。此人素有妖术,恐宋先锋身处其中,遭受不测。乔道清与孙某同乡,孙某感念将军厚恩,愿前往壶关,探听消息,说服乔道清归顺。”卢先锋同意,随令戴宗带领孙安同去报捷。卢先锋令宣赞、郝思文、吕方、郭盛率领二万兵马镇守晋宁。卢先锋统领其余将领和二万兵马向汾阳征进。戴宗昨日于晋宁起程,替孙安也作起神行法术。今日在路上,已得知宋江兵围昭德,乔道清被困山中。等到了城外,又知宋江大兵进城,故此来参见宋江。

  戴宗说完卢俊义攻打晋宁的经过,又对宋江说:“孙安现在府门外等候。”宋江大喜,令戴宗叫孙安进见。戴宗遵令,领孙安入府,上前参见。宋江见孙安轩昂魁伟,仪表非凡,亲自下台阶迎接。孙安纳头便拜道:“孙某抗拒大兵,罪该万死!”宋江答拜后紧忙道:“将军改邪归正,与宋某同灭田虎,回朝报奏朝廷,自当录用。”孙安拜谢起立。宋先锋请坐,置酒款待道:“乔道清妖术利害,幸亏被公孙先生破解。如今公孙一清欲降服他,授以正法。现在已经围困山中三四日,尚未有降服之意。”孙安道:“此人与孙某交往最厚,我去说服他来降。”宋先锋连连感谢,令戴宗同孙安出北门,到公孙胜寨中。

  来到公孙胜寨中,彼此相见完毕,戴宗、孙安将来意对公孙胜说了。一清大喜,当即令孙安进入山岭,寻觅乔道清。孙安领命,独自一人骑马进岭。

  乔道清与费珍、薛灿以及十五六个军士藏匿在神农庙里,与本庙道人索要些粗茶淡饭充饥。这庙里只有三个道人,几天下来,他们日积月累化缘积攒下的粮食都被乔道清等人吃光了,见他们人多,只能忍气吞声。这天,乔道清听见岭外城中呐喊,便出庙登上高崖瞭望,见城外宋兵已解围,城门内有人马出入,知道宋兵已经入城。正在哀叹,忽见崖畔树林中走出一个樵夫,腰插斧子,将扁担做拐杖,一步步费劲走上崖来。口中念着个歌词道:

  “上山如挽舟,下山如顺流。挽舟当自戒,顺流常自由。我今上山者,预为下山谋。”

  乔道清听了这六句歌词,心中一震,便问道:“你知道城中消息么?”樵夫道:“金鼎、黄钺杀了副将叶声,已将献城归顺宋朝。宋江兵不血刃得了昭德。”乔道清道:“原来如此!”那樵者说罢,转过石崖,往山坡后去了。

  忽然,乔道清又看见一人一骑,顺着山路上岭,渐渐走近庙前。乔道清看着眼熟,急忙走下崖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是殿帅孙安,心说:“他为何来到此处?”孙安也看清楚乔道清,立刻下马,上前叙礼。乔道清忙问:“殿帅领兵到晋宁,为何独自到此?岭下有许多宋朝军马,为何不阻拦?”孙安道:“好让兄长得知事理。”乔道清见孙安不称自己国师,已有三分疑虑。孙安道:“先到庙中,细细述说。”

  二人进庙,费珍、薛灿都来相见。孙安方把在晋宁被捉投降的事说了一遍。乔道清既没感到惊讶,也没责怪,只是默然无语。孙安道:“兄长休要狐疑。宋先锋等十分讲义气,我等投在他的麾下,归顺天朝,以后也能得到个结果职位。孙某此来特为兄长。兄长以往可曾寻访过罗真人?”乔道清激灵一下,忙问:“你如何知道?”孙安道:“罗真人不接见兄长,令童子传命,说你后来‘遇德魔降’,有这句话不?”乔道清连忙答道:“有,有。”孙安道:“破兄长法术的这个人你认得么?”乔道清道:“他是我对头。只知他是宋军中人,却不知道他的来历。”孙安道:“他便是罗真人徒弟,叫做公孙胜,宋先锋的副军师。这句法语,也是他对小弟说的。此城叫做昭德,兄长法术被破,岂不是应合了‘遇德魔降’这句话!公孙胜专为真人法旨,要来点化你,同归正道,所以用兵马围困,却不上山来擒捉你。他的法术既然可以胜你,他若要害你,又有何难?兄长不可执迷不悟。”乔道清如醍醐灌顶,随即醒悟,当即便同孙安带领费珍、薛灿下岭,到公孙胜军前。

  孙安先入营报告,公孙胜出寨迎接。乔道清入寨,拜伏请罪道:“蒙法师仁爱,为乔某一人而劳动大军,乔某的罪过愈加深重!”公孙胜大喜,连连答拜,以宾礼相待。乔道清见公孙胜如此意气,便道:“乔某有眼不识好人,今日得以侍奉法师左右,平生有幸。”公孙胜传命解除包围,与樊瑞等众将拔寨回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