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我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在探索家庭教育的路上我们找到了一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理念。此路少有人走,我们走的孤独,现做以下解释:
我们的教育理念
一、愿景(初心),希望孩子:
1、每天开心快乐;
2、成为想要的自己;
3、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核心理念: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做人;
2、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做事;
三、原则;
1、自己想要的自己努力得到(欲望靠自己满足);
2、别人给的一定有附加条件;
3、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的自己负责;
4、品格第一,习惯培养;
四、教育方针:
1、划分家长的事和孩子的事,明确责任归属;
2、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
夫妻、孩子、老师、同学关系理解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对夫妻关系的理解:
我们认为夫妻本质上是合作,彼此欣赏是夫妻感情的基础,互相尊重是合作的前提,互相理解才能确保合作延续,互相支持才能感情升华。
夫妻团结诸事顺利,夫妻互相包容家才温暖有爱。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对孩子的定位:
我们从不把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不认为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我们承认孩子是个独立个人,是个有思维有想法,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基于此我们定位孩子为我们的朋友,用对待朋友的方式平等相处。尊重和支持她的独立人格、独立选择、自己的事、独立社交,不干涉她的自由(人身危险除外)。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对老师的理解;
认为老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有多年教育经验、具备职业操守、而且不断进修自我提高的教育专家,我们完全相信和支持老师。
引导孩子尊重老师,化解孩子对老师的误会。
[if !supportLists]四、[endif]孩子同学关系的想法:
社交是基本生存技能,校园也是个小社会,孩子应自己探索交际之道,适应和各种人交往,自己去理解人际关系。我们尊重孩子独立社交,不干涉她的友谊。
我们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和要求
有自知之明的说,我们不是神并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所以谈孩子的未来就是空中楼阁胡说八道。假如我能为孩子未来铺路说明我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那我早就飞黄腾达了,何必鸡娃呢?所以我们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过好每一个今天。
要求还是有的,为人父母职责就是教会孩子做人+做事。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父母是孩子的复印机,所以呀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对孩子学习和成绩的看法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我们不在意她的成绩和排名,不主动问她的学习,不会崔她写作业。告诉她成绩是了解自己、检查自己是否认真做好学习这件事情的尺子。也教育她不要和别人比,只要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一点就可以了。我们相信她会做好自己的事,更相信老师会履职尽责。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她明白什么是人类传承,学习的意义和应用,她的社会分工,培养她对学习的好感,经常带她去图书馆培养她对书的感情,带她找到求知的快乐。
跟老师有效沟通,促进她对老师的喜爱和尊重。生活中培养她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引导她建立解决难题的途径(问自己、问书本、问同学、问老师)。我们规避介入她的学习。
对孩子的管教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放任孩子自己去做事不等于我们绝对不管孩子,而是不直接管孩子,管教方式让她感觉不到我们在管她,以下是我们管教措施。
1、做分工:明确我们各家庭成员的职责、责任、分工,带她理解自己的社会分工,明白自己的理想、价值、使命;
2、立规矩:围绕以上教育方针,建立有利于她学习和成长的规矩;
3、划红线:就是底线,是做人、做事、当学生决不能触碰的高压线,碰红线则惩罚的刻骨铭心;
4、有信仰:信仰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打造一颗“敬畏之心”。
二、我们认为学习是人类生物本能,DNA里带着渴望学习的聚合物,家长无需过多干涉。我们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认为无为生有为。用“润物细无声”她感觉不到的策略影响她。比如:
[if !supportLists]1、[endif]以身作则,孩子总在观察和模仿家长;
[if !supportLists]2、[endif]环境熏陶,构建学习型家庭,经常去图书馆打卡;
[if !supportLists]3、[endif]价值观塑造,带她认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if !supportLists]4、[endif]品格建设支撑,独立、自律、负责、认真、信用、专注、坚持等;
[if !supportLists]5、[endif]保持沟通,经常交流发现问题,积极引导教她如何做好一件事情;
对孩子的理解
[if !supportLists]1、[endif]孩子是:战胜3亿蝌蚪从没出生就非常优秀的宝贝+我花了20多年从14亿人中找了一位我最欣赏最优秀的妻子=继承了我们2人中最优秀DNA的人,她一出生就比我们至少优秀2倍,所以我们从骨子里欣赏孩子。发现并将她基因里的优秀挖掘、激发出来是我们此生的使命;
2、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家长此生最伟大、最骄傲的作品;
3、孩子是我们的镜子,用心观察孩子可照到我们自身的不足。因此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问题的根子在家长身上,要想解决还是自己身上找原因;
4、孩子是个独立个体,有独立思维也有独立行为,是属于社会的社会人。她不属于父母,只属于孩子自己;
5、孩子是我们人生的过客,可能初中后就要离开我们独立生活,她迫切需要生存法则;
眼前VS未来
一、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永远是冲突的,而且不可兼得。就算我们只看眼前、只顾眼前,假装看不见未来,未来还是会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长远看,孩子身心健康更重要,短期看......;
长期看,开开心心、无忧无虑更重要,短期看......;
长期看,会做人做好事更重要,短期看......;
长期看,懂生活比好工作、多赚钱更重要,短期看......;
长期看,做想要的自己比提线木偶更重要,短期看......;
长期看,认识自己、面对自己、驾驭自己更重要,短期看......;
长期看,自我成长、学会学习更重要,短期看......;
长期看,只能靠自己,短期看......;
二、我们的做法是,懂得取舍,舍得放弃,用长期指导短期,做短看长。
不忘初心,经常反省
经常问问自己,孩子刚出生第一眼见到孩子的想法。现在每天见到孩子的想法还是当初的想法吗?
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自己还是那个自己吗?
对课外辅导和课外作业的理解
相信老师的教学计划和专业水平,已经足够完成学业,课上认真学是不需要辅导班的。课上没学好上什么辅导班都没用。想不想学是价值观问题,学的好不好是态度问题,能否持续的学好是品格问题。辅导班超纲学习是拔苗助长,短期有效长期得不偿失。
关于除去老师布置的额外课外作业,我们的态度是这确实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多考些分数,但对于我们来说,有比多考几分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取舍,毕竟业余时间不多。比如我们更在意孩子的10小时睡眠、运动健身、习惯培养、兴趣爱好、亲子关系、视野开拓等。
孩子的家庭权利地位
我们建立的民主制的家庭文化,家事全家开会协商投票表决,孩子有和我们一样的发言权和投票权。
我们没有吩咐、命令孩子的权利,凡事友好协商,尊重且支持孩子的决定,允许孩子说不,不干涉她的事。
我们认为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给予试错的机会。自己走出来的路才是自己的路。
对金钱和工作的价值渗透
让她理解金钱是劳动的体现,是自己劳动成果的载体。购物消费本质上是劳动等值交换,只有自己劳动所得才是自己的钱。在此理论基础上,从幼儿园起我们就引导她自己工作赚钱,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用劳动换取。家长的钱和孩子没有关系,我们极少满足孩子的索取。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
[if !supportLists]1、[endif]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做,自己负责;
[if !supportLists]2、[endif]认真: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if !supportLists]3、[endif]信仰:用宗教手段,建立起她的敬畏之心,让她明白人在做天在看,善恶有报,因果自负。
[if !supportLists]4、[endif]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知行合一;
[if !supportLists]5、[endif]专注:专心做完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孩子做事家长不能打扰;
[if !supportLists]6、[endif]自律:立规矩,自我约束;
[if !supportLists]7、[endif]时间观:放任她自我把控自己的时间,自己去感受时间对自己的影响,自己承受时间管理不当的后果;
[if !supportLists]8、[endif]运动健身:每天户外活动;
[if !supportLists]9、[endif]阅读习惯:带领孩子看书;
[if !supportLists]10、[endif]认识社会:带她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相信
1、相信孩子能做好自己的事,相信孩子说的话,相信孩子能自己解决困难;
2、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3、相信因果;
4、相信天道平衡;
家校共育及家校关系
家长对孩子100%负无限责任,学校只负责阶段性有限责任。认知教育孩子是家长的事情,系统的传播知识是学校的事情,学习知识是孩子的事情。家长如果越界做了别人的事情,就会让别人交出自己的事并无事可做。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学校有非常优秀的教学理念,会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孩子,所以把学校优质的教育理念引入家庭,延续学校的教育方针,家校理念融合,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打通家校沟通渠道,保持高效沟通,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作为家长理解支持老师的各种教学举措,配合老师的教学方案,不添乱,才能激发老师的潜力,最终受益的是孩子。
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家长,家长在做孩子在看,我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先把自己改造成自己想要的人,所以我们把自己做好,孩子自然优秀。
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要想培养好孩子,父母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突破自身桎梏。
孩子的行为驱动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有独立人格的孩子,价值观驱动行为
帮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只需要告诉孩子做某件事的意义即可驱动孩子的行为。
二、尊重人性尊重利益
孩子也是人,人性就是趋利避害,追求做快乐的事情,逃避痛苦的事情,喜欢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不愿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痛苦的驱动力是快乐的2倍,力量来自父母,能形成深刻的记忆但不能持续,副作用极大,只能做行为的红线。
快乐的驱动力来自孩子自己,无需父母,孩子即可源源不断、持续的做好有快乐属性的事情。
三、需求驱动,满足孩子以下需求即可驱动孩子做她需要的事情
[if !supportLists]1、[endif]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可驱动孩子做满足自己的事情;
[if !supportLists]2、[endif]需要安全感,如父母的爱,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愉快社交、规章制度,恐惧焦虑;
[if !supportLists]3、[endif]被尊重;
[if !supportLists]4、[endif]被需要;
[if !supportLists]5、[endif]自我实现;
孩子的弱点(人性的弱点)
抓住孩子的弱点,可引导和纠正她的行为,确保教育方针落实。弱点如下:
喜欢被赞美、喜欢自己做的事被认可、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倾听孩子的话、谈孩子喜欢的话题、让孩子有存在感觉得自己很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和她争论、家长做错事说错话主动真诚的向孩子认错、友好的对待孩子、不打断孩子说话、她想做的事如果需要和孩子合作、了解孩子的需求有条件满足、多用激励措施、不指责孩子多夸夸孩子、少命令孩子做事、照顾孩子的面子、家长别啰嗦、关注细节、想办法让孩子开心至少别做让她伤心的事、
我们对孩子的包容
1、我们不期望孩子将来飞黄腾达,只愿她将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我们没想过让她考好大学,只希望她珍惜当学生这个人类的传承机会,对得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即可;
3、我们不在意她考多高的分数,只关注她上课是否认真,是否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4、我们不在乎她的考试排名,也告诉她不用和别人比,只需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战胜之前的自己即可;
5、每天我们不过问她的作业,不担心她有没有写,自己的事相信她会做好,更相信老师会监督处理,只关心她在学校是否愉快,同学相处是否融洽,有没有被欺负;
6、我们接受她的不完美,不接受她放弃自己;
7、我们支持她试错接受她犯各种错误,但绝不容忍她人品有一点杂质;
8、我们坚持孩子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比的;
知行合一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去火星,而是从我知道----我做到。
想跟家长朋友说的话
教育理念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没有好坏区别更没有对错之分,最多就是家长对这个世界理解不同而已。我们尊重并理解家长朋友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此路孤独。